“国际郑”镌刻着“强枢纽”的鲜明标识。郑州是国家空港型和陆港型物流双枢纽、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获批建设中东部地区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入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 □本报记者 王延辉 康亚飞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抱起团来,为了一件大事——共同构建中部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打造中国交通“第五极”。 “一份倡议,开启了中部地区基于交通运输协同发展推进中部崛起的新篇章。”5月14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彭俊杰向记者表示,“六省会城市联动,交通先行,能够让郑州乃至河南的交通优势从‘单点突破’升级为‘区域协同’。” 彭俊杰口中的“倡议”,指的是中部地区省会城市5月12日在武汉发布的《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将围绕战略协同、设施共建、服务提质、治理联动、开放协作五大方向,携手构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当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同构成了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四极”。而中部地区具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天然通道优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打造中国交通“第五极”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中部地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完善,区域间大容量通道能力持续提升。统计数据显示,中部地区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占全国总里程的34.5%,公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民航机场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高等级内河航道里程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 在国务院批复的中部六省省会城市“2035版”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郑州、武汉被确定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合肥、太原、长沙、南昌等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在彭俊杰看来,六省会城市合力打造中国交通“第五极”,郑州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交通区位优势,是郑州最大的优势。近年来,郑州不断厚植优势,创新推动“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发展,织就联通世界的开放网络。 “国际郑”镌刻着“强枢纽”的鲜明标识。郑州是国家空港型和陆港型物流双枢纽、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获批建设中东部地区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入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高水平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和河南与东盟“空中丝绸之路”,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超80万吨,高峰时刻平均每2分钟就有1架全货机起降;中欧班列(郑州)业务网络遍布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开行量和综合运营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大力发展海铁联运,高效衔接“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建成郑州航空港站高铁物流中心、高铁多式联运项目,着力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全链条物流体系,不断提升内外开放能级,持续畅通“买卖全球”大通道。 共建中部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六省会城市如何形成合力?根据《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六市拟统筹推进中部地区“三纵四横”高铁网建设;共同争取国际航权政策,推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形成“双枢纽”,协同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打造国际货运新门户;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联合开展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试点,推进长江航运信息资源整合,拓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推动跨区域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等。 当中部六省省会携起手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以交通运输协同发展“破题”,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将开创崭新局面。 ( 编辑:tln ) |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倡议 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19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