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9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域 > 正文

黄河干流水质连续3年稳定保持Ⅱ类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8   打印
近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黄河干流水质已连续3年稳定保持Ⅱ类标准。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母亲河”水质改善进入常态化、稳定化新阶段。

黄河承担着流域内50多座大中城市和400多个县居民饮水供水任务。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黄河曾遭受严重污染,干流近70%的城市饮水安全亮起“红灯”。

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今,全流域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由66.4%提升到90%以上,劣V类水体比例由12.4%下降到零。干流全线水质自2022年首次达标Ⅱ类以来,已稳定保持3年;全流域优良水质自2023年以来连续2年超过90%。

  2024年12月,在黄河入海口自然保护区,随着水质变好,湿地鸟类品种成倍数增加。(受访者供图)

“目前黄河水质仍在改善中。今年1-8月,黄河干流持续保持Ⅱ类水质,干支流Ⅰ—Ⅲ类断面较去年同期增加0.5%。”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范治晖说。

“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近年来,国家搭建起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沿黄九省区构建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围绕水质波动区域联合执法,“攥指成拳”推动了一大批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仅2024年,就在黄河北干流、沁河、伊洛河流域以及下游重点区域开展5次联合监督执法,守住了黄河干流Ⅱ类水质攻坚成果。

水质之变孕育生态之变。洛鲤、伊鲂、河口刀鱼、大鼻吻鮈等黄河“土著”物种逐渐回归;毛乌素沙漠90%以上披上绿装;植被“绿线”向西北移动约300公里。

“还有一笔‘绿色发展的经济账’。”范治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沿黄九省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26%,而万元GDP用水量、能耗强度、碳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55%、44%、43%、84.6%。黄河流域在保障经济社会运行同时,实现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双下降。(记者林嵬、杨琳)


( 编辑:y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