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域 > 正文

豫论场丨王庄遗址,牛在哪里?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15   打印
悦连城

  商丘博物馆里,王庄遗址考古成果一亮相,就成了考古圈的流量担当。象牙饰品纹饰繁复,石圭、玉钺礼制周严……规模大、出土器物多,这座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提供了全新样本。

  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各种文物遗址数不胜数。身处河南,王庄遗址为啥能牛起来?

  首先是价值独到的出土文物。在清理墓葬ⅣM6时,考古人员发现一组由30多件玉璧、玉珠、绿松石片组成的面饰,覆盖于墓主的额头与面部。古人下葬时有遮掩面部的习俗,所用之物即称为“覆面”,是礼制的象征。王庄遗址出土了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玉覆面,为古代社会的礼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其次是宏大又精巧的墓葬形制。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环壕遗迹,遗址规模约63万平方米,高等级墓葬密集分布,还显示出“层叠累覆”的独特葬俗……作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区域中心”,王庄遗址勾勒出豫东地区史前文化的侧影,述说着华夏先民的生存智慧。

  最牛的地方,在于王庄遗址补上了文明交融的一块重要拼图。据了解,王庄遗址是首次在豫东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文化中心聚落,但带有中原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这种“你中有我、水乳交融”的文化特质,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进程早在上古时期就已开启,而王庄遗址则有可能是5000年前的“文明十字路口”。

  王庄遗址的宝贵价值,不仅在于精美的文物、宏大的规制,还在于其展示出的中华文明强大向心力——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从未停止生长,从“满天星斗”到“重瓣花朵”再到“多元一体”,文脉一以贯之,从未断绝。

  当“汶”到河南的惊喜,变成“文”润河南的底气时,王庄遗址的牛气,不仅将成为“老家河南”文化自信的有力注脚,更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生动写照。


( 编辑:wl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