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为外地客商装车。 蓝天白云、大河流淌、黄桃满园……近日,在灵宝市故县镇城东村境内的沿黄生态廊道旁,一眼望不到边的桃园硕果累累,一个个金黄色的桃子压弯了枝头,微风吹来,果香浓郁,令人垂涎欲滴。 在城东村果品分拣中心,来自河北的客商正在收购黄桃,工人将刚刚采摘的鲜桃快速分拣、打包、装车,处处弥漫着沁人的果香。 近年,乘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东风,城东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政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村党支部书记王稳禄带领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奔赴安徽砀山、山东曹县等地学习取经,结合城东村实际,最终选定了黄桃种植产业。 把黄桃作为全村的“绿色银行”,必须配套精准、科学的管理技术。 于是,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王玉龙主动放弃在外地做销售主管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回到村里,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邻里乡亲。 三伏天里,王玉龙冒着酷暑,穿梭在桃园,一一为乡亲们作指导:“脱袋要注意天气高温,严防暴晒;采摘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创伤……” 黄桃收益越来越好,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专家出现了短缺现象,此时,王玉龙又将毕业于信阳农专植物保护专业的妻子张亚欣也劝回了老家,两人共同指导村民如何种出口感香甜的优质黄桃,并做好科技管理和网络销售。 “黄桃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张亚欣在网络平台认真地直播推介,旁边的工作人员快速录入订单信息,不远处就是紧张、忙碌的发货现场,村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黄桃销售除了客商上门收购外,一多半都是通过电商渠道卖出的。”王稳禄说,城东村紧跟网络直播带货热潮,积极探索符合消费者习惯的销售新路径,取得了亮眼成绩。与此同时,城东村的电商、合作社和果农等还建立了稳定的交易模式,特别为上门收购客商免费提供场地、住宿等“一条龙”服务,赢得市场良好口碑。 “我一共种植了80亩黄桃,前几天收购价是每斤2元,今天涨到了2.5元。”种植大户贾化丽说,“来村里收桃的客商越来越多,很多半挂车来了都‘吃不饱’,他们想出更高的价格收购,但桃子确实没有了。”供不应求、排队抢购已成为城东村的常态。 交上“桃花运”,就能种出致富好“钱”景。目前,城东村已有300余户农户种植黄桃,全村黄桃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量800万公斤,产值2000余万元。 “黄桃以前是特色水果产业,现在已成为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交流学习等于一体的美丽经济新业态。”王稳禄高兴地说,城东村辐射带动周边的张姚、神底、盘西等多个村庄加入种植队伍,村民们正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共同奔向和谐、美丽、富裕的新未来。 ( 编辑:tln ) |
“乡村振兴一线见闻”系列报道之九
村民交上“桃花运” 种出致富好“钱”景
文/图 本报记者 侯鹏云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05 打印

- 上一条:书香沁盛夏 阅读觅“清凉”
- 下一条:鹭鸟翔集生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