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砥柱中流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21   打印

  1938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到竹沟,竹沟成为中共领导中原抗战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

  1938年9月30日,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300余人挺进豫东

  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军途中的宣传队和他们张贴的宣传画

  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入豫东后,成立了随营学校。1940年,随营学校升格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图为学生队参加抗日集会

  新四军四师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反“蚕食”斗争,拔除敌伪据点,恢复、开辟游击区,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从而发展、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图为边区人民向四师送匾,以庆祝部队战斗的胜利

  1939年1月,冀豫支队二团一营袭击大杨庄之敌,歼敌60余人,缴获山炮一门

  1943年,日伪军1.5万余人“扫荡”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在英勇还击

  百团大战中,太行区八路军在正太沿线与日军激战

  1943年,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帮助军属春耕生产

  冀鲁豫边区王老汉一家,父子四人齐参军

  一九四四年,冀鲁豫边区民兵帮助游击队赶制攻城云梯

  1944年,河南会战时,豫西农民往前线运送军粮

  日军的野蛮暴行激起了河南人民极大的民族义愤。在重重艰难险阻面前,河南党组织和广大军民没有被吓倒,他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和日军展开殊死斗争。1937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重新组建,很快成为全省各族人民抗战的领导中枢。根据党中央“放手发动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中共河南省委提出了“为创建十万武装而斗争”的口号,与兄弟省的抗日军民并肩战斗,先后创建了太行、太岳、冀鲁豫、豫院苏、鄂豫边和豫西等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统一起来,使党真正成为领导核心,为战胜困难提供了根本的组织保证。

  本版资料图片由三门峡市档案馆提供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