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以生态底色 绘就旅游新画卷

本报记者 王梦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5   打印

  秋季的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碧空如洗,湖面如镜。不时有苍鹭、白鹭掠过湖面,引得岸边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动人一刻。“最近越来越凉爽,我经常带孩子来这儿,不仅可以观赏鸟儿,环境也特别干净,走一圈心情都变好了!”9月10日,正在天鹅湖边散步的市民张女士笑着说道。

  这片生机盎然的湿地美景背后,是三门峡黄河天鹅湖湿地保护中心多年坚持“生态优先、游客至上”、系统性推进环境治理的成果。从绿化修复、鸟类保护、水体治理到垃圾资源化处理,一系列生态举措持续筑牢绿色基底,也让天鹅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的五大公园“绿意更浓、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你看,那边白鹭起飞了!课本里说的‘一行白鹭上青天’就在眼前啊!”正带着孩子散步的程心莹指着远处说道。近年来,三门峡黄河天鹅湖湿地保护中心加大水生植物栽植规模,拓展浅水滩涂至2万余平方米,不仅有效净化水质,也为大天鹅、红嘴鸥、苍鹭等野生鸟类提供了更丰富的食源和更安全的栖息家园。“我们感觉到近年鸟类种类多了,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候鸟也会在这停留。”摄影爱好者王先生表示,“在市区就能拍到多种野生鸟类,是非常值得高兴的。”

  在青龙湖与苍龙湖边的木栈道上放眼望去,湖水清澈见底,秋风拂过泛起粼粼波纹,游客们会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护栏上的鸟类科普牌。“我们会定期针对性地清除青龙湖湖面欧菱等水生植物,及时打捞漂浮物,维持水体生态平衡与湖面洁净,让游客能够尽情享受碧波荡漾的美景。”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还精心打造鸟类生态科普廊,布设300余幅野生鸟类介绍牌、60幅天鹅文化图片及15块防浪墙滚动宣传牌,同时联动各类科普阵地,壮大志愿者队伍,推进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让“爱鸟护鸟、守护生态”的理念悄然浸润人心。

  时下,走在黄河公园、陕州公园等沿黄公园内,满眼绿意也令人身心舒畅。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保护中心已累计补植各类苗木4万平方米,更新植被15亩,让裸露土地重新披上“绿装”。同时,摒弃传统焚烧、填埋等处理方式,将枯枝落叶经过粉碎“变废为宝”,成为滋养土壤的有机肥,践行了绿色低碳理念。此外,下辖五大公园严格落实“日产日清”原则,园区内生活垃圾由专人定时清运,确保垃圾不堆积、环境无异味。“地上几乎看不到垃圾,公园里都是清清爽爽的。”每天都会到中日友好苑散步的张阿姨表示,“在这待上半天,身心非常放松。”

  随着秋意渐浓,天鹅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也即将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季节。“我们将继续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全力推动‘移步见绿、环翠藏景、碧水环绕’成为度假区的常态景致,为游客打造更舒适、更宜人的生态休闲空间。”湿地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