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强化服务保障 创新消费场景

我市“双节”期间文旅市场热度不减,游客接待量累计338.31万人次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11   打印

  本报讯(记者夏泽辉)10月9日,记者从市文广旅局获悉,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市文旅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尽管假期受降雨天气影响,豫晋陕地区多条高速实行阶段性管控,但全市文旅系统积极应对,通过精准策划、丰富供给和优化服务,有效保障了市场活力。统计数据显示,假日第8天,全市接待游客39.8万人次,旅游收入12019万元;整个假日期间累计接待游客338.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8871.52万元。

  节前,我市围绕“金秋时光·悦享三门峡”主题,精心策划2025金秋旅游季活动,推出五大系列20余项活动。各级文化场馆同步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1100场,以多元业态丰富市民、游客体验。同时,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函谷关、娘娘山、豫西大峡谷等景区推出门票减免优惠,汤河沐心温泉等酒店、民宿推出特色套餐,庙底沟博物馆、虢国博物馆等场馆同步延长开放时间,并提供义务讲解服务,为游客创造更优参观条件。

  为更好满足游客需求,我市创新推出6条精品线路,涵盖登高踏秋、金秋采摘、沿黄生态、民居赏月、亲子研学及特色美食等主题,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为游客提供多样化出行选择。

  假日期间,全市聚焦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老子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核心IP,打造了一批文旅消费新场景。2025黄河非遗大集在陕州地坑院盛大启幕,集结沿黄九省非遗项目,通过展演、体验、展销等形式展现非遗魅力;函谷关景区推出“非遗奇妙游”,道情皮影、川剧变脸等演出轮番上演,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

  面对多雨天气,文博场馆成为游客热门选择。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历史图片展、“青铜器铭文中的虢国联姻”图片展等10余场专题展览同步开展,配套社教活动和手作体验,实现文化传播与消费提升双赢。甘山、仰韶仙门山等景区依托自然风光开展登山有奖活动;百里黄河廊道、黄河公园凭借优美生态风光,成为休闲出游的好去处;“魅力渑池 工业寻味”“红色记忆 砥柱传承”等活动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夜经济同样表现亮眼,卢氏县秋日狂欢季、陕州地坑院花灯游园会有效拉动了夜间消费。

  在营销推广方面,我市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文旅资讯、优惠政策和游玩攻略,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效应。游客自发分享的“地坑院打铁花”“函谷关拜月”等内容引发广泛关注,实现“游玩即分享、分享即引流”的良性循环。

  线下场景人气爆棚。各主要景区表现亮眼:函谷关景区打造“全天不打烊”演艺矩阵,NPC巡游和沉浸式剧情互动增强游客体验,假日客流超12万人次;陕州地坑院以“戏曲展演+花灯游园+非遗展演+美食市集”组合拳,吸引近5万人次游客;庙底沟博物馆凭借特色展览和主题活动接待量近2万人次。

  节日期间,全市文旅系统强化服务保障,在景区入口、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设立志愿服务岗,提供咨询引导、行李寄存、应急药品等便民服务。针对阴雨天气,各景区及时发放雨具、疏导交通、提供暖心茶饮,以贴心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展现城市温情。

  客源市场分析显示,今年“双节”期间,我市游客主要来自本地及西安、郑州、洛阳、运城、渭南等周边城市,同时,本地景区吸引了北京、湖北、山东、河北等中远程游客。自驾出行仍为主要交通方式,受天气影响,文博场馆等室内游览项目客流增幅明显,文旅市场呈现“雨天不冷场、晴天人气旺”的良好态势。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