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河南省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单出炉 我市5村落榜上有名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8-15   打印
  本报讯 (记者李博) 8月12日,记者从三门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科获悉,第四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出炉,我市5个村落榜上有名,加上前3批入选的33个,我市目前共有38个村落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我市此次入选的5个传统村落分别为:陕州区张湾乡官寨头村、陕州区张汴乡曲村、灵宝市朱阳镇犁牛河村、灵宝市朱阳镇两岔河村、灵宝市朱阳镇王家村。
  
  陕州区张湾乡官寨头村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窑居聚落,窑居种类齐全(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及靠崖式窑洞)、历史悠久,分布相对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以称之为一座“豫西窑洞博物馆”,在科研、教育、文化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张汴乡曲村呈东高西低之势,由两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大多数以群居形式在地坑院内居住。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坑院依然保存完好,现有“分陕石”和“世面石”保存完整,上面记载着该村的千变万化,具有较高的保存和利用价值。灵宝市朱阳镇犁牛河村文化底蕴丰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建筑比较多,现遗留有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民风、民俗、优秀传统,尤其是出土的铁犁,经调查应为宋代铁器窖藏,表明铁犁在宋代应为较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能印证宋代我国深山区农业生产的先进性;朱阳镇两岔河村建村历史久远,目前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之前,目前村中的建筑早的可见清代晚期建筑,常见的为民国时期传统建筑。朱阳镇王家村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宗教发达,该村曾有传说,唐代著名医药学家、素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曾在这里采药治病,采药时住在半山石洞,后人建“药王庙”,成为一方名胜,村落现在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

( 编辑:y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