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纪雨童)近日,有一批产自蒙古国的重2200吨货值230万美元的铜精矿,经内蒙古乌拉特甘其毛都口岸初步检验检疫合格后直通放行至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这是中原黄金冶炼厂从内蒙古乌拉特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的铜精矿首次在我市实施检验,企业因此降低了成本。
位于三门峡产业集聚区的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黄金冶炼、精炼加工企业之一,年处理金属矿量150万吨,属中国黄金集团骨干企业和我省重点企业,2018年整体搬迁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完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黄金综合回收基地。企业所用铜精矿大部分依赖进口,年进口铜精矿约为100万吨。进口矿产品必须要在口岸完成所有检疫、放射性、有害元素、包装检验、数重量鉴定和品质等检验后方可通关放行。为降低储运成本、提高通关速度,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迫切希望将内蒙古口岸进口铜精矿全部转检至三门峡实施通关报检。
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企业诉求后,主动深入企业调研,并上报河南检验检疫局。河南检验检疫局多次与质检总局和内蒙古检验检疫局联系,最终与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签订了《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河南检验检疫局关于进口铜精矿检验监管业务洽谈会议纪要》,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口岸、内地检验检疫机构协作,大力推进“进口直通”新型监管模式。
从内蒙古乌拉特甘其毛都口岸转检的进口铜精矿首次由三门峡检验检疫局实施入境检验检疫,是对进口矿产品口岸内地检验检疫协同监管模式的探索,进一步释放了直通放行的改革“红利”,有利于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更为探索进口矿产品内陆指定口岸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 编辑:yll ) |
“进口直通”方便企业通关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27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