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乡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党员能人、经济能人参与,对脱贫攻坚工作全包全打。近一段时期,活跃在全市农村的300多个“包村小班子”成为合力推进脱贫攻坚的生力军。我市坚持强化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模式”“硬办法”,推进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更加充满活力。
创新党建引领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全程引领作用,将驻村帮扶与“党员活动日”相结合,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同时,在卢氏县开展“党建+电商+扶贫”试点,融合组织力量、市场力量、群众力量形成聚力脱贫攻坚新模式。
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乡级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解决资金滞留问题,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研究制定《全市金融扶贫实施方案》,在卢氏县启动金融扶贫实验区,创新农村群众信用贷款授信评定机制。
创新宣传引导机制。全方位、多层次、高强度宣传脱贫攻坚,形成了自力更生脱贫、社会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有效集成,贫困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包村小班子”作用,为“领、扶、帮、带”各方合力攻坚搭建平台和载体,用政治责任确保贫困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全市持续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自查自纠工作,切实解决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暗访组到各地不定期进行暗访督导,针对发现的问题,对各县(市)、区扶贫办主任进行约谈整改,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 (本报记者)
( 编辑:亢峰辉 ) |
持续创新为我市脱贫攻坚注入活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5-19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