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三门峡非公党建系列报道(一)

努力为全国提供非公党建的“三门峡模式”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8-15   打印
  党员是什么
  是人民的好公仆
  党员是什么
  是百姓的主心骨
  是飘扬的旗是挺立的树
  是照亮别人燃烧自己的红蜡烛
  图片源自网络
  在三门峡市西批零市场最南端的一排商铺中,夹杂着一间既普通又不寻常的“门面房”。说它普通,是因为它与市场内其他商铺并无两样;说它不寻常,是因为这里是陕州区原店个私协会党支部的办公地,承载着太多的岁月沧桑,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从‘鞋盒档案’到‘天梯党支部’,从最初的6名党员到现有党员68名。”陕州区原店个协党支部书记吕占群回忆起近26年间的一幕幕,依然清清楚楚。
  据国际商报记者了解,1992年吕占群当选原店个协党支部书记,26年来始终坚守党的事业,带领支部党员,为周边1800余商户排忧解难。2016年吕占群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
  吕占群(后排左二)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
 
  这是三门峡全力推动非公党建工作的一个典型,也是一个缩影。
 
  抓好非公党建是时代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
  一方面,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纷纷崛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中国大地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各种非公党建组织不断成长壮大,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而加强和促进非公党建工作,是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一个重要举措。
  2012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时强调,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实抓好。
  2017年5月,河南省工商系统推进非公党建工作现场会在三门峡市召开。河南省工商局长马林青表示,三门峡非公党建成绩突出,积累了宝贵经验,是工商部门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标杆。
  其实,三门峡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在2011年6月份就已成立,挂靠在三门峡市工商局开展工作,成为河南省工商系统首个非公党建工作机构。
  2016年8月,刘南昌调任三门峡市委书记。摆在刘南昌面前的,不仅有美丽的白天鹅,还有这座新兴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
  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在河南省工商系统推进非公党建工作现场会上致辞
 
  科技创新引领三次创业,效能革命提高办事效率。三门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乘风破浪,阔步前行。
  2017年,三门峡又成立了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吴云亲自挂帅,三门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吕挺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政府副市长范付中为副组长,市工商局、财政局、发改委、国税局、地税局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就设在三门峡市工商局,三门峡市工商局长赵冶钧兼办公室主任。
  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吴云(前排中)到示范点调研
 
  2017年7月,三门峡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把非公党建纳入全市党建工作整体规划。
  一场如火如荼的非公党建行动,在三门峡全面展开。
 
  打出非公党建“组合拳”叫响“三门峡模式”
 
  一把手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亲自挂帅,非公党建纳入全市党建工作整体规划……
  作为三门峡非公党工委书记和工商系统的领头人,赵冶钧感到贯彻落实非公党建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更大了,责任更重了。
  赵冶钧(前排左二)带队到企业调研
 
  但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走了多少路、碰了多少钉子、流了多少汗,都记不清了。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非公党建工作做好、做细、做出成效,稳稳当当一步一步走。”赵冶钧告诉记者。
  在实际推动非公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有些企业认为,企业就是搞经营,非公党建工作搞得再好也没用;也有企业想搞好非公党建,却不懂、不会。
  针对非公企业“符合条件不愿建、业主想建不会建、党员数量不足无法建和组建工作进展慢”等问题,三门峡非公党工委领导带队深入企业,上党课、做服务、打感情牌,化解思想包袱,让非公企业理解抓好党建的重要性。
  依托工商所成立党建工作指导站零距离指导企业和商户开展非公党建工作
 
  三门峡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把非公企业的工作做通后,他们尝到了甜头,觉得党建工作很重要,就自觉重视起来。”
  党建指导员到企业指导非公党建工作
 
  在此基础上,三门峡市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指导县(市、区)成立党工委6个,党总支3个,在乡镇建立工作站46个,联系点90余个,组织构架全面建立;积极推行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派员组建、挂靠组建等模式,建立党支部565个,党员人数5382名,创建示范点100个,有效推进“双覆盖”。
  破解了组建难题,健全了组织体系,就为非公党建工作夯实了坚实的根基。
  接下来,三门峡非公党工委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叫响了“三门峡模式”。
  ——三门峡市非公党工委从全市重点企业、专业市场、高科技企业、农民合作社中,选择党建基础良好、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13家,确定了为市级示范点。在每个县(市、区),选择3-5家县级示范点,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有平台、有活动、有培训、有典型、有成效”的“十有”标准,对党员活动阵地统一进行规范,为非公党支部印制“三会一课”记录本、学习记录本和档案盒,形成统一、规范的非公党建新形象。
  一本本写满心得体会的学习笔记
 
  ——成立非公党工委党校,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出资人、党组织书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已成功举办第一期培训班,受到了非公企业的广泛欢迎。
  ——加强党建指导站建设,选拔一批有责任心、政治素质好的青年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站站长,选优配强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商户和专业市场,开展党建宣传指导和“党群共建”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
  三门峡工商局非公党建工作大数据中心
 
  此外,三门峡市还坚持科技引领,打造智慧党建。2017年初,三门峡打造的全国工商系统首家非公党建工作大数据中心,已正式运营。这对于掌握和研判非公党员行业分布、流动特点,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增添党建活力意义重大。由三门峡市工商局牵头,多家单位联合参与研发的、全国首个非公党建手机APP也即将完成,该APP具备交党费、微学习、政银服务、网上党校等功能,可以打破地域、时空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活动参与率低等问题。


  三门峡市非公党建智慧平台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目前,三门峡推动全市非公企业开展基层党建活动,初步形成了党员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和谐发展的非公党建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以非公党建引领非公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吕占群与他的“天梯”党支部,在三门峡,还有经历了国企改制,坚持党建引领、秉持工匠精神、发力三次创业的中原量仪。2015年,中原量仪优秀党员李淑团更是被评选为全国劳模。
  全国劳模李淑团
 
  在三门峡,河南振宇公司党支部打造了500多平米的“红色教育基地”,先后安排培训就业人员380余人次,安排返乡农民工95人,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
  在三门峡,义乌国际商贸城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创新管理小、散商户,通过“星级商户”、“党员先锋岗”评定活动引导各商户找差距、补短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添了商户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在三门峡,仰韶酒业里的一条“红色景观”大道,吸引了一批批人前来参观学习。“每次走在这条大道上,都会感觉到党的洗礼,让我对待事物更加勇敢和坚强。”该企业刚刚递交过入党申请书的职工李鹏这样告诉记者。
  “红色景观”大道
 
  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三门峡市非公经济税收贡献达到78.6%,非公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引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力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全市加快转型创新发展主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党建工作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持续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2016年,全国部分省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在湖北黄石召开,三门峡市代表河南省做典型发言;2017年3月,荣获三门峡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创新奖”;5月22日,河南省工商系统推进非公党建工作现场会在三门峡市召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如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所说:“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以燎原之势进一步稳固党建对企业发展的促催作用,铸就推动企业发展的‘红色动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非公党建在崤函大地上活力迸发、遍地开花,已经成为三门峡发力三次创业、加快转型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或许您还想看......
  文化、经贸大戏轮番登台助力“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扬帆远航
  河南跨境电商到底怎么样?让省长、厅长、市长、专家、企业家一起为你解读
  一个上天,一个入水。河南这两座城市轮番上演“速度与激情”
  “有条件、有优势、有机遇”河南省长陈润儿这样向世界介绍河南跨境电商
  三门峡“一节一会”大幕拉开第四届黄河大合唱艺术节开幕    (来源: 国际商报)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