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三门峡市新华书店:让书香提升城市品位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0-13   打印
 
 

林香山在讲述新华书店的发展历史。本报记者 尤黎明 摄
 
    本报讯:(记者 师宝华)三门峡市是1957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建设而在古陕州城遗址上兴起的一座新型城市,被誉为镶嵌在黄河岸边的一颗明珠。60年来,三门峡市新华书店的干部职工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时代变迁,书店渐渐扩大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有各种各样的读书月、读书日活动。面对互联网信息爆炸和高强度的工作,许多人在感叹:好想静下心来看一看书,闻一闻书香。三门峡爱读书的人都知道,无论你是来买书还是看书,新华书店总是敞开大门,甚至有的人看书的次数远比买书多,但书店却非常欢迎这些热爱阅读的人。“书店是个文化场所,有人来读书,我们就欢迎,这也体现了书店的一种社会责任。”三门峡市新华书店一名店员表示。
 
    新华书店是党和国家一个重要的宣传文化阵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87岁的林香山是最早见证并参与三门峡市新华书店建设、发展的一位老人。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陕源路北段的新华书店仓库院家属楼,找到林香山的住处。他和老伴高淑珍翻出几本发黄的相册,讲述新华书店的发展历程。
 
    1956年,20多岁的林香山从新乡县来到会兴镇,他和从辉县等地来的四五个人被分到书店工作。林香山说:“在会兴镇的新华书店是3间临街门市部,后面还有几间宿舍,我们都住在宿舍。房子是砖瓦房,没有书架,书都是摆在竹板上的,条件很艰苦。”1957年三门峡建市,新华书店搬迁新址。其间,林香山被调到当时的文化局、剧团、组织部工作,但转来转去还是回到了新华书店。他先后担任过新华书店的会计、副经理、门市主任等职,一心为了书店的发展默默奉献。林香山的老伴高淑珍在一旁禁不住说,林香山为了书店发展,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四个孩子基本没有管过。高淑珍虽然这么说,但脸上满是自豪:“如今,连交党费他也是自己颤颤巍巍地走到书店大楼里去交。”
 
    据了解,三门峡市新华书店的前身为三门峡工区新华书店,建立于1956年7月,1957年5月改名为三门峡市新华书店。同年由省店拨款5.5万元,与三门峡市建设银行在市中心黄河路合建一幢二层拐角楼,1986年又增高一层,市店在楼的西半部,总面积800平方米,一楼营业,二楼办公。接着又在营业楼后建了5间平房,面积100平方米。
 
    书店的发展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1958年4月,周恩来、彭德怀和习仲勋视察了陕县大营新华书店,并详细询问了书店的经营情况。1959年11月撤销陕县建制,陕县店与三门峡市店合并,扩大了网点。1960年10月,恢复陕县新华书店,原先合并的书店分开办公。由于当时市里的干部职工大量下放外调,图书发行量骤降。到1966年,出版发行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1968年12月,省店拨款5000元,在三门峡建设路新华书店仓库院建课本仓库5间,面积100平方米。1984年4月,省店拨款8.3万元建成黄河路仓库办公楼,面积600平方米。这时,书店年年销售额已突破100万元。1990年,三门峡市店为副县级单位,归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辖渑池、陕县、灵宝、卢氏、义马5个县(市)新华书店。1997年,全市各店职工237人,销售额5486.5万元。
 
    1990年,三门峡市新华书店专设音像门市部,主要经营教学和一般音像带,销售高达1062.9万元。1996年制定了《三门峡市新华书店机构改革方案》,设置九个职能部室(办公室、业务科、计财科、教材科、城乡发行部、音像部、教材发行部、储运部、批发部)、三个门市部(中心门市部、文明路门市部、桥头门市部)、一个微机室。2003年3月,黄河路新华书店旧楼拆除,新华书店搬迁至陕源路(原市图书馆),二楼至五楼为图书超市、音像超市、读者俱乐部及办公室。2007年,新华书店回迁至黄河路新大楼,门市部设在二、三楼营业,更名为图书大厦。2015年新华书店在全区开始“云书网”读书卡下发和使用,实行全省连锁店和“云书网”通用,还成立了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物流快递……今天,新华书店已蝶变为线上业务加公司综合体运营发展。
 
全面发展,文化浸润生活
 
    20世纪50年代末,新华书店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发行翻译著作较多,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随着中国出版发行事业的发展,新著新版书籍增多,《董存瑞》《黄继光》《红日》《烈火金刚》等优秀读物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经久不衰。60年代以后,相继发行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等书籍,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影响深远,激励了几代人。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新华书店以发行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书籍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李自成》《平凡的世界》《废都》《白鹿原》《康熙大帝》等文艺类图书十分畅销,国内外的新书也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以后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市店各类科技图书增至近万种,涉及各个门类,读者群有学生、工人、农民和工程技术人员,微机应用书籍进入普通百姓家。
 
    郭志强是现在的三门峡市新华书店的副总经理。他说,过去人们阅读渠道非常单一,但是对知识的渴望又非常强烈。记得那时“四大名著”曾风靡一时,大众争相购买阅读。郭志强印象最深的是,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偏远山区送书、售书,《莎士比亚》《高尔基》等书深受读者欢迎。今年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来新华书店买这本书的人也骤然增多。
 
    市民刘女士非常爱看书,她经常利用周末去新华书店。她告诉记者:“现在新华书店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了,阅读氛围非常浓,书店还专门提供座位供人阅读,这里的营业员也非常友好,即便不买书也从来不说。”
 
    新华书店还承担着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供应全市中小学课本。为进一步做好教材、教辅读物发行工作,全市各店集中人力和运输设备,加快发行工作,并跟车验货,保证“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全民阅读,书香涌动全城
 
    三门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自古就是书香绵延、人杰地灵的文化圣地,许多历史名人在这里写下光彩夺目的诗篇。三门峡还是一座翰墨飘香的书城,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融入到读书、学习、创新、发展的潮流中,2014年11月20日,“书香中国万里行·三门峡站”活动启动,将三门峡的全民阅读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近年,市新华书店还利用书香中原、书香三门峡等活动,走进单位、广场、学校、军营、社区展销图书,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三门峡市新华书店在图书大厦三楼举行了“书香三门峡·全民阅读在行动”主题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今年3月,书店邀请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来三门峡签名售书,举办交流活动。此外,书店还注重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美化书店环境,丰富图书品种。为创新销售形式,他们创新新华书店“云书网”电商平台模式,构架“新华快的”物流体系,服务解决电商进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新华书店国有企业优势,为三门峡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发挥应有作用。”郭志强说。
 
    时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实体书店依然在文化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几年,新华书店强力推进电商服务进农村,以全民阅读为龙头,积极开拓大众文化市场,提高服务教育市场质量。书店加强电子商务建设,丰富“云书网”本地特色馆的产品和结构,加快“购物+服务”的宣传和运营销售。注重加强门店管理建设,打造卖场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在内部建立奖励机制,加快销售步伐,突出多元化经营,以强化复合卖场的发展。
 
    谈及新华书店下一步的发展,郭志强信心满怀地说:“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三门峡市新华书店近期将进行改造升级,增加阅读区、体验区、餐饮区、活动区、科技区、多功能服务区等,全方位为读者提供信息体验、高科技体验、便捷生活服务等,大大提高图书大厦复合式书店的服务功能,为读者创造优雅的环境,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书香不断,文化永传。三门峡市新华书店至今已伴随着三门峡走过60年历程,她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充分展示了新华书店在“建设书香社会,推广全民阅读”中发挥的“倡导阅读、传播文化、普及科学、交流思想、引领风尚”的社会功能,展示了新华书店员工“有理想、有追求、有自信、有作为”的职业荣誉感,也充分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
责编:徐伟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