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湖滨区交口乡富村贫困户邓建全就扛起锄头到湖滨区富刚扁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劳作。“活不多,趁早上凉快干一会儿,中午热了就回去了。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拿到近百元的收入,很不错。”邓建全的工作就是给扁桃园锄锄草、剪剪枝,做一些简单的田间管理,像他一样的贫困户常年在桃园干活的还有15人。 近年来,湖滨区交口乡将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积极引领村“两委”、致富带头人,大胆创新“党支部+致富带头人+贫困农户”的带贫脱贫模式,形成了“产业发展+产业带贫”比翼双飞的良好局面。 富村是交口乡产业发展比较集中的一个村,村内有富刚扁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绿波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天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乐苹果专业合作社等特色产业实体,带动贫困群众和50岁以上闲散群众就近务工,实现个人年增收7000元。 富刚扁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建刚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目前种植扁桃700亩,总投资360余万元。该项目属粗放型管理农业产业,投资成本小,见效快。最先种植的500多亩预计今年亩产达2000斤,一亩能收入1万元以上。 为了吸收更多的贫困户前来务工,合作社去年在果园旁修建了一座集饮食、休闲于一体的农家乐,游客可以采摘扁桃、捡拾土鸡蛋、吃正宗的柴火炖土鸡……“现在合作社项目增加了,为贫困户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多了。”邓建刚说,“合作社还带动村里贫困户20户入股分红,每户每年700元。” 绿波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兴华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现有温室大棚及拱棚200个,发展反季节蔬菜200余亩,以黄瓜、西红柿、辣椒、豆角等品种为主,年产销蔬菜300万公斤,产值600余万元。“合作社招工时,贫困户不受年龄限制,试用期待遇同正式工一样,同等条件下,贫困户的工资每月高出非贫困户10%……”邓兴华说。 “下一步,交口乡将以‘基地+园区’模式加快运营发展,提升效益。同时,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调整蔬菜、果品、养殖、苗木花卉四大特色农业,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交口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建强说。 ( 编辑:cll ) |
优化调出新天地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7-06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