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抬望眼绿水青山 凭栏处金山银山

陕州区宫前乡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纪实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9-28   打印
 
         漫山连翘开金花
  
  陕州区委书记骆玉峰(中)在听取宫前乡党委书记刘茂民(右一)介绍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陕州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志权(前右)在听取宫前乡党委书记刘茂民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
  
  升国旗,谢党恩
  
  艾绒加工设备
  
  爱心超市
  
  韩川村养牛场
  
  古中方公司的九蒸九晒黑芝麻晒场
  
  香菇生产
  
  农民上山收割艾草
  
  神龙峡山水美如画
  
  《陕县志》引旧志云:避暑宫在朱家原社,其山高耸,林木荫翳,武后营以避暑。朱家原社即今陕州区宫前乡宫前村。
  
  宫前乡总面积222平方公里,计33.3万亩,其中有荒山荒坡11万亩、林地17万亩、耕地4.6万亩,荒山荒坡和林地约占全乡总面积的五分之四。
  
  宫前乡辖25个行政村181个自然村192个村民组,共4472户14252人,其中省级贫困村有7个。2017年年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039户2966人,已脱贫423户1439人,未脱贫616户1527人。
  
  日前记者来到宫前乡采访,谈起该乡的脱贫攻坚工作,该乡党委书记刘茂民说:“按照市、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我们狠抓了信息建设、易地搬迁、基础设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劳务培训和就业等六项重点工作,并以烟、菌、药、蜂、菜、牧、林、果、旅游等九大产业为基础,突出特色,强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实施到户增收项目,从而实现村村有特色、户户有产业,贫困户产业帮扶项目全覆盖,以达到稳定脱贫为目标,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这一总体规划,刘茂民从党建引领、培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发展基地经济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将宫前乡山山水水中隐藏的财富一一道来,为我们揭开了一幅脱贫攻坚战的壮丽画面。
  
  (一)
  
  宫前乡什么最多?荒山荒坡最多。出门后抬眼望去便是青山,山中植被茂盛,大量的野生连翘和野生艾草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山坳山坡上。
  
  每到野生连翘采摘季,该乡以村党支部为单元,把全乡划分为7个区域,由村党支部书记任采摘队组长,党支部的其他成员各司其职,带领采摘队在7月下旬连翘成熟后到指定区域统一采摘,最后由位于池芦村的响坪山连翘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收购。同时,各村党支部负责整合、管理和保护野生连翘资源,组织专人定期对连翘树进行修枝抚育,清除野生杂木,科学管护,提高连翘产量和品质,从而杜绝“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式的采摘,保证这一可再生资源实现年年盈利。各村党支部还与参加采摘连翘的贫困户全部签订带贫协议,并对采摘连翘收益在6000元以上的贫困户给予奖励。
  
  宫前乡有5万亩野生连翘,采摘连翘有750余户(贫困户508户),可带动508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带贫比例67%。池芦村贫困户水战友和韩川村贫困户雷军治介绍了今年野生连翘收成、收入的基本情况。水战友今年收入了七八千元,最多一天能收入150元。雷军治说:“采摘连翘时,附近山上有二三十人同时采摘。今年受天气影响,连翘多有冻伤,产量上不去,价格却比去年高,所以总体收入基本与去年持平。”
  
  下一步,该乡将引进连翘加工企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并通过改变重采轻管的陈旧观念,提升连翘产业的效益。把连翘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一个骨干项目,发动千家万户广泛参与。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到农村承包“四荒”,发展连翘的规模种植,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连翘采摘园区。
  
  (二)
  
  宫前乡艾草产业的兴起,源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面容黑亮泛光的尚学强现任宫前乡的党政办主任、村镇中心主任,同时还兼任该乡头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他回忆道:“2016年,我发现有小贩到头峪村收购艾草。在与小贩熟稔之后,我了解到,头峪村山上的野生艾草质量好、面积大。后又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宫前乡的野生艾草很多,单单头峪村就有5000亩野生艾草。”于是,该乡又一个脱贫致富的门路找到了。
  
  2017年以来,宫前乡深入研究、多方考察,积极引进大叶新品种艾草,引导920户农户种植艾草5000余亩,其中387户贫困户种植艾草1521亩。同时,与南阳市一路有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投资500万元在头峪村建立了艾草加工厂。该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头峪村提供建设艾草加工厂相关建设用地,并建设厂房、车间,公司负责提供艾根、技术并投资安装设备。头峪村每年分红后可获得集体收入13万元。
  
  走进头峪村艾草加工厂,我们见到了该厂的负责人党小刚。他指着被打捆成四方体、整整齐齐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艾草说,现在厂内有艾草100多吨,都是今年通过友艾农民合作社新收购的。艾草经过粗加工后,分为艾绒(分为8个等级)、艾粉、艾渣三种,其中艾绒最常见的是做艾条,艾粉可做香、保健药粉等,艾渣可做板材等,除此之外,南阳一路有艾公司还研发了热敷宝(护腰)、养生肚兜、艾枕、艾草月饼、艾草精油等衍生产品。
  
  在谈到头峪村如何分配集体收入时,尚学强兴致勃勃地说,除去日常开支,一部分用于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部分用于贫困户、鳏寡孤独老人和新入学的大学生。对贫困户将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对孤寡老人和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资助。
  
  友艾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康青民是头峪村村委委员。在该村去年动员村民种植艾草时,作为党员的他自家带头种了15亩艾草,今年割了两茬,共收入1.9万元。康青民介绍,合作社今年收购的艾草全部由种植户提供,杜绝了小贩的伺机倒卖。下一步,合作社还将购置脱叶机、打捆机等机械,使全村村民实现机械化作业,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
  
  在头峪村的带动下,全乡其余24个行政村每村流转50亩土地集体种植艾草,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解决其他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问题。
  
  目前,宫前乡初步形成了集艾草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使艾草成为当地贫困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集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精准脱贫于一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新路子。
  
  资料显示,宫前乡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到2020年预计带动2100户农户发展艾草1.5万亩,其中贫困户800户5000亩;一路有艾公司计划2019年继续扩大艾草加工厂规模,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占地50余亩的艾草板材厂,进一步拉长产业链,从而在全乡形成艾草种植、技术培训、深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艾草加工产业链。
  
  (三)
  
  在宫前乡,以连翘和艾草为代表的一大批特色产业正在逐步成形并发挥效益。这一成果的获得与党组织和党员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
  
  以池芦村为例。该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全乡的党小组活动周活动的试点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水国周介绍,从2018年5月29日第一次开展党小组周活动至今,已先后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省第六次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兰考精神等,解决了该村历史遗留的包括村委大院、风电企业、羊肚菌项目等占地补偿纠纷的“疑难杂症”,并发动党员为贫困户和孤寡老人整理户容户貌。党小组活动周活动的开展,切实从思想上解决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后顾之忧,统一了认识,激发了村民迈步奔向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
  
  卸花池村党支部书记杨国良对该村的工作用“抓党建促脱贫”六个字来概括。该村有26名党员,每名党员分包3户贫困户,每月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时都到贫困户家中解决实际问题。该村种植有花椒、核桃、艾草等,其中去年发展花椒520亩(280亩由贫困户种植)。对贫困户,该村负责提供花椒树苗、挖树窝等;党员则带头种植花椒,增强村民的信心。卸花池村的一股泉水经检测可达到一级水的标准,现正在与开发商洽谈,共同管理,实现共同收益,进一步增加该村集体收入。
  
  在宫前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连翘、艾草、花椒、核桃等种植业及牛、猪、蜂等养殖业正在蓬勃发展,各村村民尤其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
  
  在池芦村贫困户水战友家门前,他正在组装蜂箱。水战友介绍说:“以前有五六箱蜂,现在有40箱,今年贷了5万元扩大规模,预计明年可发展到100余箱。这收入比我以前出门打零工强多了。”
  
  在政策上,水战友不仅享受到了4000元补贴,所贷的5万元还是无息贷款。再仔细一看,水战友的蜂箱中间有个隔板,原来这是一项技术,可以将蜂箱由原来的单王箱变成双王箱,能大幅度提高蜂蜜产量。
  
  据了解,在全乡的中蜂养殖项目中,计划发展28户93人,养殖中蜂520箱,预计可使户均增收4000元。
  
  与池芦村一样,韩川村也是宫前乡的7个省级贫困村之一。村民冯金平今年61岁,属于前年界定的贫困户,但他今年就能脱贫。他家的4头牛放养在村后的山上,7亩艾草、3亩核桃掩映于茂密的林间,12头猪在圈中或于泥中打滚或于槽中觅食,还不时发出“哼哼”声。他的儿子与果汁厂联系,把果渣料运回村中,雇用村民将果渣制成农家肥进行售卖,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命薄一张纸,手勤饿不死。”这是冯金平的口头禅。冯金平的房子虽是旧式的红砖房,院子却很整洁。冯金平回头望了望住了几十年的家,面有不舍之色,却很快就笑了起来,说:“你们下次再来这儿,就找不到我了。”
  
  原来,冯金平一家人马上就要搬到扶贫安置小区——临近公路的新房子中去住了。在今年8月15日至25日韩川村这一批无偿搬迁的40户贫困户中,冯金平家因为人口最多(7口人),所以得到的房子面积最大,足有175平方米,是一栋上下两层的小洋房。
  
  (四)
  
  除了直接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外,宫前乡还通过福利奖励、技能学习等引导全乡人民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宫前村“爱心超市”就是福利奖励激发全乡人民脱贫热情的又一产物。该“爱心超市”位于宫前乡政府东侧,目前已经开业,是村民通过获取的积分来实现消费购物的,而积分的获取条件包括文明家庭创建、农村环境整治等,尤其是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致力脱贫的,奖励得更多。乡党委、乡政府希望各村以党支部为引领,建设“扶贫爱心超市”,通过物质奖励和积分兑换,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爱心超市”在一栋二层小楼的一楼,摆满了诸如食盐、肥皂、毛巾、挂面等生活用品,上面标明需要换取的积分分别为1.5分、6.5分、5分、3分等,算下来1分可顶1元钱使用。
  
  “爱心超市”的楼上,是宫前乡劳动技能培训基地。该基地是区人社局委托市培训机构对宫前乡进行各项专业技能培训的场所。当天正好是特级中式烹饪师张文胜受邀前来培训做菜的日子。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激发了宫前乡群众技能学习的热情。有一位学习做菜的村民叫秦巷玲,是池芦村的贫困户。她笑着说:“我早上把牛赶上山,就来学做菜了。昨天学了炝汁莲菜、酒鬼花生米和宫保鸡丁,今天学的是麻辣豆腐和水煮肉片,还想学红烧肉。以后家里来客人就不怕了,就是开个农家乐或小饭店也足够了。”
  
  秦巷玲喜欢学做菜,岳家沟村妇联主任崔玉红喜欢跳广场舞、唱戏。她组建了“宫前戏迷娱乐群”,隔三岔五地组织村民开展文娱活动。现在,她学习的广场舞有《共圆中国梦》《最美的中国》等,戏剧有曲剧《四郎探母》《风雪配》等。每逢元宵节、庙会,宫前乡的文艺活动都很多,还组织表演队伍参加全区的文艺活动。
  
  采访结束时,宫前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锋表示:“全乡虽然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期盼相比、与广大群众的发展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成绩,正视困难,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让宫前乡的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


( 编辑:贺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