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讴歌身边好人 传递道德力量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1-24   打印
  道德模范是时代的英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2018年5月我市启动第十一届三门峡市道德模范、“2018感动天鹅城”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来,经过基层推荐、社会评议、部门把关、评委评选、组委会审定等环节,最终确定14名同志荣获“第十一届三门峡市道德模范”称号、10名同志荣获“2018感动天鹅城”十大年度人物称号。1月22日晚,第十一届三门峡市道德模范暨“2018感动天鹅城”十大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三门峡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
 
  24名道德楷模,24个感人故事,24种不同人生,都诠释着同一个含义——好人!他们只是一群平凡的人,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他们的善行义举却感人至深,他们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他们用无私的奉献行动构筑了和谐社会美好的道德愿景,他们以高尚的品德展现了三门峡人的形象和精神,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本报今日刊发24名道德楷模的主要事迹简介,旨在营造出人人争学道德模范,人人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创建。
 
  第十一届三门峡市道德模范(14人)
 
  助人为乐
 
  黄银水:今年86岁的黄银水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先后四次负伤、四次立功;在地方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义煤集团机关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退休后,他继续发扬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有限的工资,累计捐赠各类善款2万余元;自费购买清扫工具,并和老伴一起义务打扫小区附近文化活动广场和公共卫生间,十几年来从未中断。
 
  宁鹤翔:宁鹤翔是卢氏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今年58岁的他仍然坚守在临床一线,经常早上八点进手术室一直忙到深夜。从医38年来,为无数贫困家庭患者争取减免手术费用。2007年,宁鹤翔为一名交不起治疗费用的双下肢严重冻伤的患者开设了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手术,挽救了患者生命,并在术后义务上门复查病情,一坚持就是11年。这11年,宁鹤翔与患者一家你来我往,俨然成了亲戚。
 
  见义勇为
 
  杨凯:杨凯今年29岁,是陕州区张湾乡关沟村四组村民。2017年10月5日,他在小区内遇到窃贼,便第一时间冲了上去。窃贼被制伏后,急于脱身,便掏出随身携带的折叠刀疯狂捅向杨凯左侧胳膊、胸部等部位,连刺6刀,其中最严重的一刀位于杨凯左胸口处,距离心脏仅2厘米。杨凯忍着巨痛,始终没有放手,直到犯罪嫌疑人被赶来的居民制伏。
 
  史满强:史满强是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史家滩组村民。2016年10月4日下午,同村村民在山坡上摘柿子时,八岁小女孩遭遇一窝马蜂袭击。史满强当时正在其家后院歇息,突然看见后院山坡上的人群四散跑开,一个小女孩从坡上滚下来,身边围了一群马蜂。他来不及多想便冲上前去,徒手帮小女孩驱赶蜂群。他的举动激怒了马蜂,蜂群向他发起进攻,不一会儿,他便被蛰伤三四十处。随着马蜂越聚越多,史满强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抱起小女孩奔跑,但没跑多远两人便晕倒在地,后来被及时送到医院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他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不是问个人病情,而是关心小女孩的安危。
 
  诚实守信
 
  王建军:王建军今年57岁,义马市新区办事处梁沟社区人,现任义马市建军农机合作社董事长兼候岭组组长。2009年,王建军借钱买下全村第一台手扶拖拉机,联合20户乡亲,成立义马市第一个农机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确保好技术、好农机服务百姓的同时,还在购买柴油、农药、化肥等方面千方百计为乡亲们省钱。遇到家里确实困难的,王建军免费上门,无偿服务。该合作社多年连续荣获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示范专业合作社”“先进农机合作社”等称号。近日,王建军又荣登2018年“河南好人榜”。
 
  李习鸿:李习鸿是卢氏县瓦窑沟乡上河村人,今年74岁。55岁时,他因为投资蚀本,欠下64户村民50万元;61岁时,邻居家一场大火,殃及他家,房屋也毁于一旦。担任村干部期间,他修公路、架电线、建学校,带领大伙致富,为人称道。在欠下巨额债务之后,他离乡背井举家迁入深山,横下一条心,一干15年——在不通路、没有电、住草庵、饮山泉的艰难条件下,风餐露宿,苦心经营,发展香菇种植,全额还清所有欠款。李习鸿的故事,在卢氏传为佳话,他被乡邻们誉为铁骨男儿、信义汉子。
 
  敬业奉献
 
  杜晓英:杜晓英今年51岁,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渑池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2013年,杜晓英着手创办渑池、义马两地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从跑资金、购设备、招教师,历时五年,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逐步发展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集教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对于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她开小灶,反复教育;对于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她二话不说、无偿免除……杜晓英始终坚信:残疾孩子的明天,同样值得期许!
 
  李万科:李万科是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他急患者所急,设立科室急救基金。遇到急重症患者没带钱或者钱不够的,他借钱给患者,解他们燃眉之急。他创新技术,服务病患,率先在灵宝地区开展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术、心脏临时及永久起搏器安装等,5年时间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50人次。他坚持每周义诊,服务群众1500人次,走遍了灵宝市的大小村庄。30多年的行医路,李万科收获了成功与感动。
 
  苏晓江:苏晓江是卢氏县范里镇人,从护林员到林场分场场长,27年没有离开过大山。他负责的林地有4000多亩,距离场部30多里,每周巡山两到三次,一次需要两天左右,衣服湿透了,拧干穿上再走;肚子饿了,啃几口干馒头;渴了,就在山涧里找点泉水喝几口。一个树杈扎过来,他躲闪不及,把胸口一块肉都扎没了。上班27年,他有一大半的节假日都是在林场度过的。即便是结了婚,苏晓江也经常主动要求节假日在林场值班,妻子无奈之下,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便搬到了林场和他一起生活。
 
  牛长喜:牛长喜是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黄委水文局首席工程师。从对黄河的一无所知,到今天成长为黄河水文专家级人物,他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改进了操舟机,研发的“锥式分沙器”和“新型两分式分沙器”被列入国家标准;主持研发的“探路者雷达全自动测流系统”及“雷达在线测流仪器”等新仪器产品,产值达1200万元,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40项获奖成果,发表30篇交流论文。
 
  孝老爱亲
 
  师海娟:41岁的师海娟是陕州区一中的一名教师,她三岁丧母,随爷爷奶奶生活。长大后,师海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知恩图报,悉心侍奉病床上的爷爷,给予老人幸福的晚年时光。爷爷走后,她又把91岁的奶奶接到身边侍奉。当父亲突发心脏病、继母患上脑溢血时,师海娟忙碌的身影又穿梭在学校与医院之间,没黑夜、没白天……20多年来,她始终用一颗真爱之心温暖着亲人,诠释着新时代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彭秋莲:彭秋莲今年54岁,是渑池县果园乡赵庄村村民。因为婆婆走得早,婚后第二天,她就操持起整个家。她伺候公公,照看爷爷,直到为他们养老送终。为照顾高龄奶奶,她三十年如一日,没有回娘家住过一个晚上,没有外出旅游过一次,与奶奶朝夕相处,从未红过一次脸,如今,105岁的奶奶精神矍铄。
 
  张晨:张晨是三门峡市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9年前,丈夫突然病逝,留下她和1岁的孩子,还有需要照顾的公婆。为了全家老小,张晨强忍悲痛,擦干泪眼,撑起这个家。在教育孩子上,她既是母亲,又是父亲,在给予孩子无私母爱的同时,也教育他要坚强自信、勇敢担当。同时,她又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照顾公婆,用自己的亲情和爱帮助公婆从丧子的悲痛中渐渐走出来。
 
  温培红:温培红是三门峡市第四小学的一名教师,三年前,丈夫突遭车祸成了植物人,最让她难以承受的是医生劝她放弃治疗。爱,能创造奇迹。为唤醒丈夫,温培红从零开始,多方学习、精心护理,55天后,丈夫终于苏醒;76天后,出院回家静养。回到教学岗位上的温培红,不放心正在慢慢恢复当中的爱人,她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背着丈夫上班,工作和家两不误。从此,校园里便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8感动天鹅城”十大年度人物(10人)
 
  张学义:对于张学义来说,花甲之年是他追梦之旅的开始。张学义的老家在卢氏县双龙湾镇东虎岭村,位于群山深处。村里的年轻人都巴望着往外走,而退休之后的张学义却毅然从县城返回家乡,立志为改变家乡面貌出力。农闲时,张学义在自家院子给乡亲们讲政策、讲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农忙时,他就走家串户,登门服务,久而久之,“老张讲习所”应运而生,且一讲就是16年。张学义说,让东虎岭名扬中原,是他的梦想。
 
  王天军:2018年元宵节,随着“背母看社火”的照片在网络上传开,灵宝市阳平镇乔营村的王天军一下子成了“网红”。王天军的母亲今年81岁,一次意外摔倒后彻底失去了自理能力。平日里,全靠儿子儿媳侍奉。今年56岁的王天军是村委会主任,平常事多。可即使再忙,他都惦记着老娘的“心里想”——最爱看社火。表演开始了,王天军蹲下身子,背起母亲,娘儿俩就这样边走边看,社火装点了娘儿俩的生活,娘儿俩装点了看社火人的梦。
 
  武安伟:年轻时,走出村庄,打拼奋斗;创业致富后,回到村里,带领乡亲脱贫,把穷山村变成世外桃源——渑池县洪阳镇柳庄村党支部书记武安伟对柳庄的这份深情,叫人动容。修路、治河、建大棚,荒山变成花果山;成立柳庄农业开发公司,让农民变股东;建“柳庄游观光园”、7D效果玻璃吊桥,增加创收渠道;落实扶贫政策,建易地搬迁点,让柳庄村老百姓的日子比城里人逍遥……15年来,武安伟无偿出资1亿多元,新柳庄在他的带领下,步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王建学:卢氏县城关镇东街村村医王建学作为全村唯一的医生,他一诺千金,从青春到华发,坚守岗位无怨无悔。王建学从郑州中医学院毕业后,本可以留在省城当医生,但他答应父亲,要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回村里为乡亲们看病,这一看就是38年。38年来,王建学跑遍了全村的家家户户,诊断治疗病人30多万人次,乡亲们的病痛,早已成了他心头的牵挂。
 
  董学贤:董学贤是三门峡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案件侦办大队大队长,他率领民警外出追逃,成功侦破多起犯罪团伙案,“清网行动”战果第一;他带领民警端掉4个制售毒豆芽窝点,打响了三门峡第一场食品犯罪决胜战;他带着民警摧毁地下贩毒网络,缴获毒品1.2公斤,侦破了三门峡近10年来涉毒数量最大、涉毒人员最多的贩毒案件。20年7000起案件,是董学贤交给全市人民的一份答卷。
 
  唐昆:唐昆是原三门峡市旅游局规划发展科主任科员,2017年11月以来,任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第一书记。一年来,在唐昆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赵沟村以发展旅游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2018年全村脱贫23户79人。唐昆的父亲今年75岁,得了轻度的阿尔兹海默症。为尽为人子女的本分,2018年9月,唐昆把远在湖北老家的父亲接到赵沟,住进他10平方米的办公室。他每天都起得很早,悉心打理父亲的饮食起居;工作之余,扶着父亲散步,为父亲洗衣服、做饭;半夜起来,为父亲换掉尿湿的裤子……唐昆带父扶贫,感动了全村的人,他的事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
 
  王旭恒:王旭恒是三门峡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场长、市环卫处垃圾运输队队长。29年来,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尽职尽责。为保证市区每天300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一年365天,王旭恒全年无休。王旭恒说,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能为家家户户的美好生活尽力,他很满足,也很快乐!
 
  宁秀琴:作为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儿童医院院长,宁秀琴三十年如一日,为一个个患儿解除病痛,给无数家庭带来欢乐。一次,宁秀琴接诊我市首例颅脑外伤病人。连续一周,她几乎24小时守护在患儿身旁,每天亲自检查、开立医嘱、指导喂养一个多月后,患儿意识逐渐恢复。宁秀琴率先开展了小儿穴位注射等工作,填补了三门峡地区儿童康复专业技术空白,保障和提升了我市儿童的生命质量。
 
  赵跃文:赵跃文是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2016年,二仙坡苹果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二仙坡公司发展壮大后,他通过吸纳周边群众务工、组织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当地百姓在二仙坡务工的有1000多人,公司累计带动360多户1150多人脱贫。
 
  高如意:高如意是三门峡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他从1988年开始第一次救助白天鹅,看着失血过多的白天鹅奄奄一息,高如意心疼不已。从那以后,他用心钻研、探索,不断提高白天鹅伤病治愈率。
 
  2015年1月15日,三门峡黄河库区发生禽流感疫情。为控制疫情,高如意起早贪黑开展防疫治病工作,近两个月里,他没回过一次家,直到疫情完全解除。参加工作以来,高如意先后救治白天鹅上百只,救护野生动物1200多只。他对白天鹅的爱,对三门峡的情,恒定如一,坚贞不移。

( 编辑:李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