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店老板在为顾客挑选商品 ![]() 马先生在向购买春联的顾客作介绍
1月30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在三门峡宏远市场,市民们争相选购年货。置办年货蕴含着中国人辞旧迎新的心愿,饱含着迎接新年的期盼。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宏远市场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有600多家商户,每年春节前夕,大批的市民都会选择到这里置办年货,离年越近,这里的生意人就越忙碌。
1996年,樊忍根在宏远市场开了一个食品零售店,也是市场上最早的一批商户。樊忍根告诉记者,当时她来这里开店的时候,儿子只有6岁,每天早出晚归的日子辛苦而又忙碌,一晃20多年过去了。如今,她的孙子已经4岁了。16岁的女儿在一所中专读书,假期里会帮她照看摊位。20多年来,樊忍根见证了这个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近年来,市里的超市越来越多,店里的生意也不怎么好做,只有自己商品价格比别人卖低一些,多销些货,靠走量赚点儿钱。”樊忍根说。春节前的几天,樊忍根没空置办家里的年货,一般忙完店里的生意,就急急忙忙赶回家,趁着夜里蒸馍、剁饺子馅、包饺子等。这些年来虽然很劳累,但日子过得还算比较富足。
今年41岁的马先生是三门峡当地人,他在这个市场里开了个20多平方米的小店,至今已干了10多年。每年春节前夕,他都会销售春联、福字、中国结等新年饰品。在马先生的记忆里,以前每年春节前,市场的街道总是人挤人,但是今年和前些年相比,人相对少了点,生意也不如从前,不过,这几天仍是马先生和家人最忙的日子。他说:“我们一般忙到大年三十晚上,家里的年货都是趁着吃饭的时候在市场里买一些……”
35岁的雒原峰是焦作武陟县人,16岁来到三门峡。他在宏远市场的店铺已经扩展为两间,为了忙年前的生意,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奋斗,加上一家人的辛勤付出,雒原峰和家人已经在三门峡扎根,买了房和车。面对市场里来来往往的顾客,雒原峰一边热情招待顾客,一边和记者聊着。
这些忙了一年的生意人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实现自己和家人梦想努力地生活着。他们忙的是希望,忙的也是幸福。
( 编辑:ljx ) |
【新春走基层】忙年的生意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2-01 作者:文/图 本报记者 孙猛 打印

- 上一条:我市征集城市书屋名称及LOGO活动反响热烈
- 下一条:雪是好雪 却给交通带来些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