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9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一簇闪耀的“火焰蓝”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5-07   打印
  4月29日,《河南日报》以《一簇闪耀的“火焰蓝”》为题刊发通讯,对河南省先进工作者——省消防救援总队三门峡市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常猛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身着一身“火焰蓝”,肩披鲜红绶带,胸前多枚奖章熠熠生辉,4月26日,记者见到常猛时,他刚获得“河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从领奖台上走下来,他说:“荣誉属于我们全体战友,我们会继续好好干。”
 
  今年34岁的常猛,是省消防救援总队三门峡市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从事消防工作16年来,先后参加重大灭火救援行动20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400余人,他和战友经常要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
 
  今年1月16日,三门峡市某重点单位发生火灾,多名群众被困。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现场建筑结构复杂、火焰肆虐、浓烟滚滚的危险,常猛和战友们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成功解救出3名群众。在疏散人员过程中,为保护群众,常猛不慎从二楼摔下,头部重度脑震荡和出现短暂性失忆,腰椎、胸椎压缩性骨折……
 
  “因为这次受伤,今年我在家踏踏实实过了个春节。这是16年来,第二次在家过年。”养伤养了一个半月,病情稍有好转,常猛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类似的惊险经历还有很多。2006年9月的一天,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一个村头发现了巨型马蜂窝,附近群众人心惶惶。常猛冲锋在前,架梯子上树帮村民们清除马蜂窝。“蜂子受惊,一下子扑了过来,黑压压一团。蜂针刺进头皮时跟用钢针使劲扎骨头一样,钻心疼……”
 
  当箩筐大的马蜂窝被摘下时,常猛的头上、脸上、脖子上被蜇了80多下。他昏迷了三天三夜,接受了全身的换血排毒治疗。医生告诉他,马蜂的毒刺让他的肝脏严重受损,可能并发肾衰竭。护士开玩笑地说:“你的命可真大!”
 
  最难忘的是2013年2月1日,一辆满载烟花爆竹的货车在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发生爆炸,近百米的桥梁全部坍塌,多名群众生死不明。面对环境复杂、崖高坡陡、天气寒冷、不能动用大型机械救援等困难,常猛主动请战,带领攻坚组冒着二次坍塌的危险,深入废墟,采用肩扛手刨的方式,连续奋战34个小时,成功解救出11名被困人员。
 
  常常有人问他:“那么危险,难道你不怕吗?”也常常有人劝他:“遇到危险往后退一退,不要冲得太猛。”可常猛回答,他也怕。“我怕孩子渴望的眼神‘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怕妻子乞求的目光‘求你别再住院了。’可危险来临,根本没空多想。作为消防员,你不上谁上?”

( 编辑: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