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社区的“颜值担当” 文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鹏 航拍/ 张春雷
狂口社区,原名狂口村,在整村搬迁前隶属于河南省新安县仓头乡,位于新安县城北35公里的畛河汇入黄河处。据史料记载,自汉末到明清,狂口一直就是黄河中下游著名的千船竟发、万商云集、日进斗金的重要渡口,素有“天下有两口,数罢汉口数狂口”之誉。
然而,源于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的建设,狂口村需要整体搬迁。1995年3月正式确定狂口村整建制搬迁到义马市进行工业安置,1998年9月6日,狂口撤村建居。“为了纪念这段革命史,我们自筹资金建立这座红色文化展览馆,在丰富社区文化,实现精神“扶贫”的同时,让更多年轻人增进对家乡历史的了解,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生活。影响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爱党爱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狂口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彬动情地说。
北露天煤矿关闭了,然而这个占地面积为1.945平方公里的矿坑,犹如一块触目惊心的伤疤。 自去年以来,义马市因地制宜,在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的同时,科学规划,结合当地丰富的古生物遗迹,在现有矿坑遗址的基础上,计划投资8.7亿元建设义马市北露天矿山公园,以展示古生物地质遗迹和煤矿开采遗迹景观为主体,以煤矿采矿遗迹治理、地面塌陷遗迹治理等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手段展示为核心,融合地质旅游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矿山公园。目前已经投资1500万元,种植雪松、油松、白皮松、侧柏、蜀桧、五角枫等15万株,林下种植连翘、油用牡丹30万株。“自从棚户区改造后,建筑垃圾清理了,家门口栽上了花,种上了树,空气好了,居住环境变美了,以后每天就像是住在公园里,这都是北露天矿坑整治带来的实惠。”在红土坡小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退休矿工陈战才对此深有体会。 ( 编辑:李鹏 )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义马篇:红色社区的“颜值担当”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发布日期:2019-06-26 作者:李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