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牛富江 通讯员马粉翠)“自从有了这个涉农项目、政策清单,我们村大到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管理运用,小到办公用品采购,都要上会研究,严格按照规定运作。今年5月底,我发现自来水管里有杂物,就向村里监委会反映了这个问题,建议清洗蓄水池。没想到村里立马在党支部大会上进行了研讨,决定每年定期清洗……”这是近日记者在卢氏县东明镇北苏村采访时,贫困户蔺泽涛说的一番话。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纪委监委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截至2019年8月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85件,处理536人。作为三门峡市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卢氏县,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优化政治生态、推动全县高质量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纪律和作风保障。
卢氏县探索建立县、乡、村协调联动机制,统筹整合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三级监督力量,发挥村级“排头兵”、乡级“突击队”、县级“主力军”作用,构建上下贯通、内外互补、衔接有效的监督体系。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分别联系1至2个乡镇纪委,共享涉农项目、政策清单等信息资源,加强业务指导、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置疑似问题线索;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划分监察片区、设立监察专员,分别联系若干行政村,加强对各村监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督促其开展监督检查,收集汇总上报疑似问题线索;(下转第七版)(上接第一版)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监督检查的“前哨”,根据清单,对项目建设、政策落实、“三资”管理和干部作风等开展监督检查,谨防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利用派驻优势,督促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梳理出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领域、环境改善等内容的项目、政策清单,经县纪委法规室分类汇总后反馈至各乡镇纪委,进一步补充完善。截至目前,全县19个乡镇梳理出清单1717条,并按照统一格式在乡(镇)政府、各行政村(居委会)和项目实施地醒目位置公示,广泛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持续压缩权力任性空间,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聚焦民生领域和扶贫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梳理公示的清单内容,结合“大排查、大整改、补短板、强基础”、“六查六保”和市、县、乡三级纪委书记遍访活动,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督促整改,对发现的疑似问题线索上报至县纪委监委处置;县纪委监委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从快从严从重查处并一律曝光。截至目前,全县开展督导检查4批次,发现问题120条,整改解决99条。
卢氏县围绕脱贫攻坚,强力反腐惩恶,有力推动扶贫民生政策的落实,化解了基层的问题矛盾,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持续提升。2019年以来,该县扶贫领域信访量明显下降,目前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6条,同比下降68.3%。
( 编辑:李鹏 ) |
持续强化作风建设 助力高质量脱贫摘帽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0-15 打印

- 上一条: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
- 下一条:市委办召开有关主题教育 专项整治工作协调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