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推进国土绿化提速 共建森林三门峡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3-12   打印
推进国土绿化提速 共建森林三门峡
——写在第42个植树节来临之际
市委书记 刘南昌 市长 安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奋力夺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之际,我们迎来了第42个植树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我们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国土绿化、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提出“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的宏伟目标,印发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城市绿廊建设、万亩矿山修复的生态建设“百千万”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7%,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先后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河南省绿化模范城市、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投入到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中来,全面推进森林三门峡建设,加快创建全国天然氧吧城市,着力绘就“叠翠黄河畔、果香崤函地、花映天鹅城、绿满三门峡”的城市新形象,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继续深化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植树造林,泽被后世;绿化祖国,人人有责。全民义务植树是每个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根据《河南省义务植树条例》第七条规定,“山区、丘陵、沙区每人每年植树不少于5棵”。广大适龄公民要树立强烈的“家园”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社区要在义务植树活动中争当模范,走在前面,干在前头。要不断丰富活动载体,采取栽植“纪念树”“亲子林”“共青林”“三八林”等义务植树形式,形成各具特色、富有吸引力的尽责方式,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蓬勃开展。
  
  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坚持增绿量、增容量、增效益,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防护等综合效能高的混交林,完成营造林93.745万亩。实施连霍高速、三淅高速、郑西高铁3条重点生态廊道提升工程,加大国道省道等其他道路两侧绿化、河流水系林网建设力度,构建全方位森林生态系统。持续推进由注重培绿向绿化美化转变、由注重植树向植树和造林并重转变、由注重栽植向栽管并重转变、由单纯追求生态效益向兼顾综合效益转变、由传统林业向智慧林业转变、由林业大市向生态强市转变,努力打造国土绿化美化先进市、样板市。
  
  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引领,建设“有机+”“绿色+”的优质林果产业基地,发展优质林果10.47万亩。鼓励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菜、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经济效益显著的复合型林业,着力打造林业研学游基地和产业融合基地。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特色小镇、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乡村创建活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通过退耕还林、森林抚育、天保工程等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天保工程护林员中的比例,强化科技培训,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林业工作“三分造、七分管”,在抓好造林质量的同时,要切实加强管护工作。持续推进小秦岭和黄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白天鹅保护底线,着力巩固生态修复成果。强化森林安全保护,加快实施河南省豫西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项目,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和检疫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疫情。深入实施黄河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高标准建设集“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湿地体验、天鹅观赏、景观游憩”为一体的沿黄生态廊道,打造国内一流的“湿地、天鹅、人”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最是一年春好处,正是植树造林时。广大市民朋友们,当前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迅速掀起造林绿化高潮,努力打造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魅力三门峡”,为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编辑: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