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阳光明媚,陕州区大营镇吕家崖村绿芽采摘园的19棚草莓和3棚菜苗长势喜人。鳞次栉比的塑料大棚,齐刷刷的菜苗,娇滴滴的草莓……不解内情的人,会以为园丁是经验老道的农人,殊不知,承包这些大棚的竟是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二年级学生苏文博和张经纬。 受就职于陕州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的父亲影响,苏文博从小就与农业结了缘,经常跟着父亲在试验田里劳作,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他都比较了解。“让人民吃上绿色果蔬”的梦想从小就根植在苏文博心底。 大一时,苏文博向辅导老师吐露了搞高效农业的想法,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学院支持他到扶沟县农业研究所学习半年。2019年春天,在家人的支持下,苏文博和张经纬在观音堂镇陈营村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辣椒,利润80多万元。同年11月,他们成立了三门峡博通农业有限公司,在绿芽采摘园承包了22座大棚,将种辣椒赚来的钱用于投资种草莓。 他们积极引进温室草莓授粉技术、高效起垄栽培模式、水肥一体化喷灌等新技术,种出的草莓个头大、口感好、产量高,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近期,草莓集中成熟,每天可摘400公斤左右,批发价每公斤50元。截至目前,已售出草莓3.3万公斤,纯利润有望突破百万元。 对于孩子一边上学、一边进行大棚种植,苏文博的父亲苏立功表示:“孩子在实践中才会发现所学的不够用,这样更能刺激他去主动学习。”据他介绍,去年种植辣椒时,孩子们采用无人机给辣椒苗打农药,但由于风大,喷洒的药剂总是往辣椒苗上飘,怕影响辣椒的成长,孩子们就画图的画图、制作的制作,很快就制作出一个大田喷药防飘装置。苏立功对他俩十分看好:“下一步,我要帮他们申请发明专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至今还未开学,苏文博和几名来帮忙的同学住在草莓基地的平房里,一起劳作、学习。谈起下步打算,苏文博表示,今年他们准备在观音堂镇陈营村另外流转土地500亩,全部种植辣椒。等4月中旬草莓下园后,再种植大棚吊蔓西瓜、甜瓜。 提起“90后”,许多人会联想到“温室里的花朵”,但这两名在校大学生已经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了。 ( 编辑:师宝华 ) |
在校大学生的“绿色果蔬梦”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3-18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