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德英 通讯员梁立敏)今年以来,面对因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多种因素对经济工作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渑池县全面提升财政治理和服务效能,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运行。 强措施,增加可支配收入。利用信息平台,完善立体化、全方位的综合治税新模式,进一步强化税务部门和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征管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监管,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创收的氛围。与此同时,努力提升服务质效,深化“放管服”改革,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促进税收“稳住、留住、做大、做强”。 压一般,坚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从严编制部门预算,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建立存量资金运转顺畅、配合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抽调人员成立专班,盘活存量,发挥效益。截至8月底,共收回存量资金1427万元。 减负担,全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针对抗疫重点企业、中小微企业、稳岗就业重点企业,细化落实国家财税减免政策,有效释放减负政策红利,减免各类税费超1亿元。落实惠企政策,协调金融机构畅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专项扶持资金,累计为178家企业发放贷款16.34亿元。 盯重点,切实强化民生保障。上半年,该县筹措资金7405.24万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投入5890万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领域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提绩效,破除资金分配固化格局。该县财政部门打破“只能增、不能减”的预算编制固有模式,集中财力优先安排“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在编制年初预算时,以绩效目标的优劣决定是否进入预算编制。今年,该县对额度超过100万元,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乡村振兴等领域的76个支出项目纳入事前绩效评价范围。 筹融资,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在促投资、稳增长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该县全面梳理投融资项目资料,建立专项项目库,申报入库项目26个,金额39.46亿元。截至目前,该县收到债券资金4.34亿元。在此基础上,该县积极通过PPP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撬动和扩大地方有效投资,重点做好投资8.8亿元的新华大道项目和投资4.6亿元的“一河两沟”项目建设,促使项目及早落地。 ( 编辑:李建新 ) |
渑池县多措并举全面提升财政效能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9-21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