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冰心先生告诫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2月18日,在灵宝市城关镇中心小学,透过窗户,正在上课的李春苗身着白衬衣、黑校服,戴一副黑框眼镜,显得清瘦质朴。当天,她正在和该校五(2)班的同学们分享冰心的散文《忆读书》。 趁课间操间隙,李春苗向记者讲述了11月26日发生的事情。 当天7点30分,她像往常一样进教室,组织学生晨读,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学生到校情况。这时她发现家住函谷关镇墙底村的刘小凡(化名)同学没有到校,询问其他同学,也没有人知道情况。于是她赶紧给学生家长打电话,但一遍又一遍却总是无人接听。李春苗心里隐隐泛起不安:刘小凡是单亲家庭孩子,父母离异后跟着母亲和姐姐在墙底村租房居住。她又电话联系和他同村的学生家长,让其帮忙去刘小凡家看看情况。该家长去看望后,打电话告知李春苗:刘小凡家大门紧锁,从门缝中可以看到接送孩子的电动车还在院子里,但是多次在门外喊话无人应答。 此时,李春苗的心揪得更紧:“他家里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吗?按照常理,有紧急事情他母亲也会给我打电话或者发微信说一声啊!”再三考虑后,她调整好课程,让其他老师帮忙照看学生,自己电话向学校政教处说明情况后,骑电动车火速赶往距离学校3公里的墙底村。 到了墙底村刘小凡家,当时那名打电话的家长还在刘小凡家门口。他们使劲敲打院门,却仍是呼叫无应。 急促的敲门声引来了刘家邻居杜金锁。他告诉李春苗,头天下午刘小凡的妈妈赵某让他帮忙安装煤炉管道。李春苗的心“咯噔”一下,心想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她连忙叫邻居扛来梯子,顺着梯子爬上了2米多高的院墙,然后跳入院中,打开了院门。 他们在屋外又连续不断地大声呼喊,屋里总算有了微弱的声息。透过窗户,他们看到室内一片狼藉,刚才的声音是孩子的母亲赵某发出的。在大家的鼓励和催促下,赵某终于艰难地爬下床打开房门。房门一开,一股浓烈的一氧化碳气味扑面而来! “我和一位叫王织丽的大姐将她们母子搀扶出屋,让他们坐在屋外。大家将门帘挂起,打开窗户,让屋子通风换气,帮他们母子找来外套和鞋袜穿上。”李春苗说。 由于学校经常组织一些防溺水、防煤气中毒和交通安全的培训,李春苗知道煤气中毒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大脑缺氧后果十分严重,于是她紧急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村民的帮助下,刘小凡母子二人最终被送去了医院。 当天下午2点,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传来了母子脱离危险的消息,李春苗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第二天早上,李春苗上完课后,和学校党支部书记徐东帅一起,专程从灵宝赶到三门峡看望住院的母子俩。“多亏了李老师,是李老师救了我们母子的命……” (二) “我只是做了一名老师应该做的,尽到一名老师应尽的责任罢了。要是其他老师遇到了这种情况,也会这么做的。”李春苗说。 在镇中心小学采访时,说起对李老师的印象,“和蔼可亲,关心同学,认真负责”,是该校老师和五(2)班全体同学说的最多的话。 “我是班里的插班生,刚进班时新书还没有到,李老师总是带我到办公室看她的教科书,详细给我讲解,还给我买零食和水果,同我谈心,教我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多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以前我的学习习惯较差,现在我的自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特别感谢李老师!”学生朱文涛说。 “我开始不喜欢语文课,李老师经常利用课间和休息时间给我补课,培养我阅读兴趣,现在我的成绩已经由开始的80分提高到98分。一次我发高烧39℃,是李老师带我去医院检查看病又送我一个杯子,让我多喝热水,使我身体很快恢复,没有落下课。”留守儿童郭晓丹说。 “她的班里有个学生小朱,语文成绩总是在40分左右徘徊。李春苗用课余时间,和小朱在电脑上做填词语游戏。她发现小朱有读故事书的爱好,就在班级开展了‘我与阅读共成长’活动,因势利导让小朱坚持天天把看到的故事写下来,从逐字逐句,到逐段逐篇,李春苗一一修改。3个多月工夫,小朱在期中考试中,语文竟考到了78分!”该校教务主任刘春霞向记者介绍。 “李春苗老师认真负责,她把班里的单亲生、学困生、留守儿童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她备课非常仔细,对不同类型的同学分别施教。她不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关心他们的思想,经常与孩子们沟通交流,是孩子们最贴心的‘朋友’和‘母亲’。”该校教务副校长周亚芹说。 灵宝市教体局宣传科科长任尚峰向记者介绍,李春苗先后获得过朱阳镇“优秀德育教师”“朱阳镇师德标兵”“灵宝市优秀班主任”等称号,获朱阳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河南省中小学生写字步步高硬笔书法大赛辅导奖一等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李春苗到犁牛河小学进行支教工作,获得“朱阳镇优秀班主任”称号。2018年8月至今,李春苗在灵宝市城关镇中心小学任教,获得了“城关镇师德模范”“灵宝市师德标兵”称号。 (三) “李春苗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勤奋、敬业,有爱心和忍耐力,生活中朴实、随和。”跟李春苗一起工作9年、一个宿舍住了9年的朱阳二小老师刘惠芳说。 2011年至2017年,李春苗一直在朱阳二小任教,她相继担任四、五年级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15年,她的大女儿要上小学了,家中无人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她只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为了不影响工作,她通常是晚上哄孩子睡下,又悄悄地在灯下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2016年冬天一个周五的下午放学时,她所教的班级孩子家长大多按时把孩子接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单亲小男孩,可孩子家长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看着同事一个个都回家了,她在学校门卫室陪着孩子等了两个小时还是不见家长来。冬天的朱阳,下午5点天就黑了,孩子急得哭了起来。李春苗一边安慰孩子,一边联系熟悉的朋友开车送他回家,到家后才得知孩子的父亲生病发烧,手机又欠费停机……当她回到距离朱阳40公里的函谷关镇家中时,已是晚上8点多。 2016年8月,朱阳镇内支教开始后,李春苗主动请缨,申请到距离朱阳街30公里的深山区犁牛河小学,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工作。为了安心教学,她把自己的孩子从朱阳二小转回函谷关镇中心小学,由家里的老人接送上学、照顾起居。犁牛河支教路途遥远,每个星期天午饭后,她便从家骑行20多公里到灵宝市区,把电动车停放在一小区门口,再坐车到环城桥,搭乘班车到朱阳,再搭乘同事的车到学校,一般要经过近3个小时的颠簸。两年间,她担任全校音乐、六年级语文、品德教师及班主任。学生中有不少是留守儿童,她就从家里给孩子们带些零食,晚上打来热水让他们洗脚,冬季买来手套,防止他们写字时冻伤手。在犁牛河小学支教的两年里,她白天上课、批改作业,晚上给孩子灌暖脚壶、盖被子、缝补衣服,孩子们都叫她“老师妈妈”。 为表彰李春苗老师的感人事迹,11月27日上午,灵宝市城关镇召开表彰大会,授予李春苗“师德模范”荣誉称号,并为她颁发了荣誉证书。12月3日,灵宝市教育体育局下发《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李春苗老师学习活动的决定》,授予李春苗老师“师德标兵”称号。 “李春苗老师的感人事迹,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是在平凡岗位中孕育出的不平凡。她用爱心与责任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一位优秀教师坚守初心的教育情怀、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灵宝市教育系统目前正在开展‘向李春苗老师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引领广大教师涵养师德、提升师能、升华专业境界,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灵宝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大力量。”灵宝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建强说。 ( 编辑:李建新 ) |
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危急时刻无私无畏,成功挽救了两条生命,为冬日金城谱写了一曲暖心赞歌——
一份责任心 救了两条命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2-24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