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箫阚 ![]() 盛世花开颂党恩。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陕州区启动仪式暨礼赞建党百年活动在陕州中专举行。 南江峰 摄 ![]() “国培计划(2021)”灵宝市送教下乡精准培训项目示范教学活动。 灵宝市教体局宣传科供图 ![]() 市外国语中学二级心理咨询师尚艳丽老师召开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黄晓玉 摄 ![]() 三门峡市第六小学用“萌虎”迎接学生返校,营造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给孩子们带来无限欢乐。 赵宁波 摄 编者按 2月17日,2022年三门峡市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并学习了市委书记、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南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海燕对教育工作的批示精神,回顾总结了2021年全市教育系统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了2022年度教育工作。本文着重对2022年度教育工作重点进行了梳理。 着力完善治理、育人、评价、保障等4个体系,在发展中增活力,在实效上求突破,在质量上有提升,是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的鲜明主题。 完善治理体系 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把提升治理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市、县两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工作运行机制,推动中央、省、市教育重大决策、重大改革、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化“四史”教育,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民办学校(幼儿园)党建工作有效提升,确保60%以上党支部通过“五星级党支部”验收。稳步实施中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持续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以过硬能力作风干事创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抓好政治安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促进教育协调、公平发展。推进实施全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小学布局规划和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5%以上,普惠性资源覆盖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1至1.5个百分点。全面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抓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启动建设2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开展第三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和特色校认定工作。持续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做到常态清零。落实好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残疾学生的入学工作。启动实施“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逐步健全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建高地,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职教园区建设,大力支持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改善办学条件,争取2022年9月底基本达到国家验收考核标准。推动渑池县挂牌成立社区学院。完成三门峡开放大学、社区大学、老年大学“三大合一”挂牌工作。 深化放权、赋能改革。加强事后监管,指导灵宝等四县、市做好高中招生计划编制等10项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证明,方便基层和群众办事。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全面开展“县管校聘”改革,年底前完成改革工作,促进教师在校际柔性流动,实现管理模式创新和资源共享。探索推动“一校一章程”建设。逐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改革,探索建立校长职级制度。 完善育人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将人才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立身之本和中心环节,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全力提升人才特别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立德树人工作。发挥好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及“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持续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中小学德育骨干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和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提升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平。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推动构建富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幼儿园办园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实现各级各类幼儿园教研指导全覆盖,提升保教质量。实施义务教育教学提质工程,深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推动实施“一校一品”集团文化建设。提升教研质量,坚持“科研促教”,广泛开展教学研讨、读书交流、研课磨课、专题讲座、示范观摩、课题研究等活动。加强高考改革实施策略研究,加快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积极推进“飞地教学”试验,打造高中教育“梦之队”,全方位提升普通高中教学质量。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与国(内)外院校开展校际合作,全面增强职业院校办学实力。聚焦产学研用,强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扩大中职招生规模,完成6000人的招生任务。强化培训促提升,完成6500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深入推进“1+X”证书工作,完成700人的取证任务。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持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广泛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师培养和管理的全过程。对有违纪违法的教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抓好教师队伍培训,深入实施“国培”“省培”计划,统筹规划实施“市培计划”及各类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全面落实《三门峡市基础教育教学名师涵养工作方案》,推动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到位。继续按照有关政策执行“一补两贴”等惠师政策,全力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落实。 扎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上好健康教育课,深入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督促各学校制定防范预案,定期与学生交流谈心,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疏减课业压力,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持续做好学生家访工作,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教育、家庭、社会共同和谐发展。 完善评价体系 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努力用好评价指挥棒,引导端正办学导向和发展方向,努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稳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学习宣传工作,引导各地各学校认真领会观点、意图,对照“十不得一严禁”负面清单,及时纠正突出问题,切实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五唯”顽瘴痼疾。广泛开展培训辅导、举办学习研讨、加强宣传引导,发挥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和新闻媒体的作用,把教育评价改革向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讲深讲透,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 坚持把“双减”工作作为“头号工程”。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成员部门协调联动,完善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政策体系,坚决避免“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加强对违规校外培训的查处和督办,围绕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坚决做好防反弹、防变异工作。持续跟踪监测校外培训机构相关指标数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质量,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 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督学履职尽责考核评价体系,对县级人民政府进行2022年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将整改情况纳入其下年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深入开展“双减”专项督导,将“双减”工作开展情况及实际成效,列为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认真督导义务教育教师收入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和疫情防控措施等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 完善保障体系 增强保障成效 注重条件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增强底线思维,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教育倍增计划。全市新建5所、改扩建6所公办幼儿园,新增3000个公办学位。推进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推动93个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倒排工期,科学推进市本级的甘棠学校、甘棠幼儿园、北环路小学、市技校改建、向青路小学、市一高迁建、张湾中学、张湾小学、南山中学、黄河花园配套幼儿园、黄河新城配套幼儿园、市实验高中教学楼、市第三实验小学迁建项目二期工程、市外国语高中1号教学楼改扩建等项目建设,确保按节点如期完成。 加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实施宽带网络千兆到校、百兆到班工程,重点做好渑池县、灵宝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及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5G+智慧教育”项目建设。强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实施常用教室及功能室全部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的目标。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开展全市首届数字校园认定评选工作。组织开展人工智能编程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师编程能力素养提升培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强化安全保障。强化学校主体责任,优化学校安全双重预防体系,深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筑牢学校安全防线。持续开展“平安校园”“护校安园”创建活动,提高学校“三防”建设水平,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防范、消防、校舍、校车、食品、危险化学品、网络安全以及反恐、扫黑除恶、防溺亡、防欺凌、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项检查,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 编辑:唐柳楠 ) |
完善四大体系 实现三个目标
——2022年全市教育重点工作解读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2-24 打印

- 上一条:坚定信心 把准路径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下一条:新规即将实施 我市现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