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东升)新年伊始,市文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成功立项,庙底沟仰韶文物陈展持续提升、渑池仰韶遗址深入发掘、灵宝西坡遗址中心聚落(大房基)保护性工程建设不断加快……全市考古工作蓬勃兴起,加速推进。 仰韶文化,文明曙光。去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我市举办,大会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全市上下深受鼓舞,牢记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动员凝聚各方面力量,建强考古学科、考古队伍;加快推动考古成果开发利用,加强遗产保护,守护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基因;推动创新发展,坚持开放合作,深化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 目前,我市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仰韶村、庙底沟、西坡、北阳平等重要遗址重大考古项目,构建“早期中国”文明长廊,持续推动“圣地仰韶 花开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提升考古发掘、研究阐释、保护利用水平,提升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文博产业发展,创新文物展示、传播表现方式,让文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工程,持续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各项工作,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百年考古诞生地,仰韶文化放光彩。我市将加快构建“仰韶文化的元点、早期中国的发端、中国考古的起点、黄河文化的高地”文化品牌,进一步深入挖掘历史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黄河文化、仰韶文化,加强对市域文化品牌的研究、宣传和推介,叫响崤函文化“整体名片”。 |
以项目建设推进考古事业持续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3-17 打印

- 上一条: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 央地合作工作专题调研会召开
- 下一条:植绿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