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胜男 陈林道 夏收时节,麦浪滚滚、麦香阵阵,崤函大地的农户们忙着抢收抢种。然而受疫情影响,收割机等农用车辆调配难度加大,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的小麦抢收成了难题。 不承想,位于高庙乡砥柱社区的“政协工作办公室”给群众送来了“及时雨”。在委员下访活动中,了解到群众为收麦发愁时,该乡的委员召集人立即把消息发布到委员工作微信群中,仅半天时间就协调了6台收割机,帮助抢收小麦8570余亩,得到群众点赞。 这是三门峡探索建立乡镇政协召集人制度的崤函实践,更是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生动注脚。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召开后,三门峡市委对政协工作更加重视,支持以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为核心,以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为重点,以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为切入点,真正使会议精神落地见效,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生动格局。 加强党的领导增动力 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如何在新时代担当起新使命?关键是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时针拨回2020年8月5日,中共三门峡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长等市委常委会组成人员全体出席,印发《中共三门峡市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列出七大项24条措施清单,吹响新时代人民政协集结号。 夯实思想政治基础。市委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将抓政协党建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把“党委支持政协工作”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关注政协、支持政协,发挥政协重要渠道、重要阵地、重要平台作用,成为市委的一致共识。 加强政协党的建设。依托全员入委,建立7个党支部。建立“双联”制度,7名政协党组成员联系124名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192名非党员委员,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探索建立乡镇政协召集人制度。明确乡镇党委副书记担任政协召集人,给予经费和人员保障,实现政协工作和协商平台向基层延伸、向群众靠近。全市76个乡(镇、街道)全部落实到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活动,有效打通了委员参与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书写服务大局新篇章 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前线、工业农业转型发展一线、改善民计民生战线,政协委员的身影忙碌而坚定;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农村人居环境等城乡建设难点问题,政协委员提建议、出实招;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寄宿制学校食堂安全卫生情况、婴幼托育机构建设等民生热点,政协委员建真言、献良策,推动优质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与时代发展“合拍”,同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 全市政协坚持资政建言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使专门协商机构“专”得更有特色,“专”得更加精彩。 协商渠道更加高效。举办全市社情民意信息培训班,2021年收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09篇,获市领导批示42篇,全国政协采用2篇,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围绕全市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业发展、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改善营商环境等开展协商,提出建议37条,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在“协商成果回头看”中,20条政协建议转化成改进和推动工作的有力举措。 提案协商更加有力。积极引导委员牢记“国之大者”,围绕中心大局,情系民生民利,认真撰写提案,打磨精品提案,提案采纳落实率持续提高。完善市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提案公开等机制,对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新建过街天桥、老旧小区改造、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等重要提案办理,开展“回头看”8次,推动相关问题解决。2021年立案交办的219件提案全部办结,督办重点提案26件,提案办理满意率达99%。 统一战线更加广泛。支持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依托政协全体会议、专题议政会等平台积极建言咨政,营造合作共事氛围。组织民族宗教界人士座谈,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激发委员履职新活力 6月14日下午,在三门峡黄河公园烟雨湖畔的“政协委员读书沙龙”,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正在举行。20多名市、县两级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交流中,大家敞开心扉、畅谈所思所感所悟,从不同角度分享读书对政协履职的积极作用。 成立委员读书群、组建委员读书会、设立委员兴趣小组,是“书香政协”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一个缩影。 2020年以来,市政协围绕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通过搭平台、拓渠道、建机制等举措,打出系列“组合拳”—— 加强“书香政协”建设。以“请进来”的方式办好政协大讲堂和委员讲堂,近三年共举办政协大讲堂12期。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委员到高校和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培训提升等学习活动,组织各类培训班7次。 推行“全员入委”制度。市政协将316名委员编入7个专委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组织活动,增强委员们的归属感。修改完善委员履职管理、考评办法,建立退出机制,有效调动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三年来参与政协履职活动的委员4000余人次。 推进“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新建委员之家23个,总数达47个,成立委员工作室6个,乡(镇、街道)委员工作联络站76个,初步实现了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委员联络站“三位一体”协商平台全覆盖。 一系列机制的建成,让委员们共识更加凝聚,履职更有质效。 市委给力、政协助力、委员同力,崤函大地增魅力。在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三门峡书写出新时代“政协答卷”。 |
厚植新时代“政协情怀” 谱写高质量“履职答卷”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17 打印

- 上一条:我市启动海峡两岸仰韶文化研究活动
- 下一条:“学习强国”三门峡平台获全省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