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2日,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动员推进会召开,标志着我市“无废城市”建设正式进入实质化推进阶段、驶入“快车道”。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就开始部署“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在源头减量化方面,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172个,创建绿色工厂17家;治理历史遗留矿山1.23万亩,累计建成绿色矿山29家;对60余家采矿、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评估;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了零增长;2021年至今,全市新增绿色建筑69个,占新建建筑的83.1%。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谋划“三个国家级、六个省级”九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示范基地,实施100余个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并加快推进废铝、废铜、报废汽车等城市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在无害化处置方面,全市155家规模养殖场畜禽粪综合利用率93%,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3%;全市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今年4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7月,入选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为全市全域纵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夯实了基础。 下一步,我市将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推动产业转型创新的有力举措,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坚持项目化实施、突出重点化推进、加快体系化建设、健全常态化保障,促进全民共建共享,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报记者) |
我市“无废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7 打印

- 上一条:央地合作拓展产业“朋友圈”
- 下一条:大力推进青龙涧河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综合提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