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央地合作拓展产业“朋友圈”

本报记者 张静怡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7   打印

  难忘皑皑白雪,犹记花团锦簇,辞别夏日星河,喜迎金秋硕果。

  2021年11月11日,三门峡与13家央企集中签约合作项目42个,总投资815亿元,融资超500亿元,强改革、促开放,深化央地合作,汇聚发展动能。

  精心谋划、深度交流,政企双方高度重视,为合作加入“催化剂”。

  当前,三门峡正面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历史机遇,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到北京,先后拜访15家央企、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负责人,多次召开央地合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项目工作,解决项目对接难题。央企主要负责人莅临签约仪式现场,为央地合作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不到一年,17个项目陆续开工,总投资282.57亿元。其中,河南中车重装与中车集团合作轨道交通压缩套管项目进展迅速,目前已通过供货资质审查,并入围株机公司合格供应商。

  精准对接、高效服务,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推动合作成果落到实处。

  组建央企招商工作小组,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适时赴京开展“叩门招商”,并采取“云洽谈”方式,对正式协议签订时间、开工时间的确定工作进行分类跟踪。

  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探索建立央地合作项目三级协调机制,针对“卡脖子”难题进行分类研究解决,各部门凝聚合力,建立服务专班,开辟“绿色通道”,有力保障央地合作项目顺利推进。

  灵宝市会同三门峡市发改委成立服务专班,拓宽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在黄金及精深加工产业等方面的合作领域,相继谋划硫酸钙晶须及硫酸系列产品开发、金属砷产品化技术开发研究等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专项研究解决项目审批、用水、用电等问题,为项目落地开工按下“加速键”。

  建立“周动态、月调度、季排名、半年观摩、全年考核”常态化问效机制,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有力推动央地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催动经济迸发活力。“我们正在加紧建设轨道交通压缩套管和城轨车辆集成式车端箱两个项目,力争2022年新增产值4亿元,未来三年总产值实现10亿元。”义马市委书记何军说。

  携手路上,擦出新火花。

  截至目前,三门峡新增签约项目2个,具备签约条件项目2个,新增对接项目4个。

  持续发力、寻求突破,拓展领域、扩大成果,央地合作项目陆续落地,三门峡发展后劲更足。

  登高而招,乘势而行,我市将继续聚焦产业准度,重点围绕十大产业链,以延链、补链、强链、固链为导向,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精准对接央企需求,确保央地合作工作精准高效开展。

  提升服务温度,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生命线,成立市招商项目联审联批工作组,提供“一站式”“一对一”服务,为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上项目、谋发展的动力。

  三门峡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诚挚的态度,全面推进央地合作各项工作,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实现新飞跃,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