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双份坚守 “疫”路前行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06   打印

  万瑞为手术做准备

  周利国在清点饭菜数量

  有一种坚守叫“你在前方救死扶伤,我在后方提供保障”。此次疫情期间,在黄河三门峡医院的抗疫队伍中,有这么一对“抗疫夫妻”,丈夫叫周利国,是后勤保障科副科长,妻子叫万瑞,是产科主任。他们肩负起使命与职责,带着对孩子无尽的牵挂,毅然走向属于各自的战场,用“双份坚守”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

  克服万难,守护新生

  接连几天,万瑞都没怎么休息,但眼神中仍然透露着坚毅,走起路来依然是脚下生风。疫情发生以来,黄河三门峡医院产科承担了湖滨区大部分孕产妇的诊治工作,每日忙碌的工作使她憔悴许多。

  “万主任,我想咨询您一些问题。”疫情初期,许多孕妇情绪焦躁。如何产检、四维彩超未做怎么办、有无床位、手术是否如期进行、分娩过程是否会顺利……万瑞每天要接听百余个电话和回复微信咨询。对于此类问题,无论白天或是深夜,只要患者有需求、有困难、有疑惑,万瑞都会给予详细解答,全然不顾早已沙哑的嗓子。

  8月26日,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医院领导果断决策,针对中高风险地区的患者建立产科临时过渡病区,由万瑞负责。事务繁多、任务艰巨,她更加忙碌了。

  临时过渡病区的手术难度要比平时的手术难度更大,万瑞与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做三级防护,佩戴面屏、身穿防护服,站上一会就气喘吁吁,非常考验医护人员的耐力与体力。平时的剖宫产手术大概需要30分钟,现在要将近50分钟。其中,连台手术最为困难,中途不能去卫生间,所以万瑞与医护人员从早饭开始就自觉控制饮水、饮食,直至手术结束,才敢放开进食、进水。将近10个小时的连台手术,手术服、隔离衣、鞋子早已湿透。

  一名产妇动情地说:“面屏遮挡了你的样貌,等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回来看看你的模样。”疫情至今,万瑞直接或间接参与各类手术40余台,每一名婴儿的诞生都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众多家庭带去希望。

  “黄河三门峡医院产科是三门峡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在关键时刻必须要顶得上。”万瑞说。

  丈夫周利国与万瑞工作的地方直线距离不超200米,但两人自疫情发生以来也只见过一面。万瑞患有肾结石,为了不影响孕产妇的救治工作,她坚持带病工作。8月26日凌晨,她病痛发作难以忍受,周利国在为她买完药、送去医保卡,叮嘱几句后又匆忙返回岗位。

  坚守后方,全力保障

  “总共239份,赶快给核酸采样队员送去,记得给大家说清楚哪些是回民餐。”周利国在清点好饭菜数量后,还不忘对志愿者细心叮嘱。

  医院封闭管理期间,用餐人数剧增,周利国负责食堂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每天要忙碌20个小时左右。食堂平均每天要为患者、陪护、职工等提供上万份饭菜,高峰期每餐近4000份,是正常情况下的3倍。平日,周利国要统计每餐的用餐人数,协调志愿者到食堂帮忙打餐、分餐、装餐……面对繁重琐碎的工作,他总是坚守在“大后方”,直至最后一餐顺利送出。

  除此之外,周利国还负责食堂的物资接收、搬运,医院的医疗废物、物业管理以及为核酸采样队员筹备、发放早餐等工作。同事笑称,如果有“起得早、睡得晚”的奖项评比,周利国绝对是“双第一”。

  这份愧疚,深藏于心

  所谓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因为周利国和万瑞的老家都在外地,三门峡家中没有老人照看孩子,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在疫情发生时就将孩子送到了邻居家。两人白天工作繁忙,根本挤不出时间去和孩子视频通话。深夜忙完时,又不忍心打扰早已熟睡的孩子。对于孩子,这份愧疚只能深藏于心,等疫情结束再弥补。

  院长涂学亮不止一次“命令”周利国,以及其他“双职工”家庭的其中一人回家照顾老人或孩子,但都被他们以“医院人手不够、我最熟悉工作”等为由婉言谢绝。

  目前,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以及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后勤保障工作已井然有序,周利国与部分“双职工”已按要求进行了休整。 (文/图 习兆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