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三门峡建设的方向路径更加明晰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生产总值由4.31万元增加到7.7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7万元增加到2.69万元、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倍以下,城镇化率提高11.1个百分点、达到58.03%。 ![]() 转型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显著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10年前的3.3倍,创新平台数量提高到10年前的8.7倍,高新企业数量提高到10年前的8.8倍。 ![]() 践行“两山”理念更加深入 全面修复小秦岭生态环境,被中宣部确定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240公里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全线贯通,白天鹅栖息地由4处增加到9处,来越冬的白天鹅有1.6万余只。 ![]() 文化高地建设更加有力 庙底沟博物馆等一批立体化展示、沉浸式参与的现代化展馆建成,“花开中国”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荣获首届《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和“最美中国旅游城市”“中国摄影之乡”等称号。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提高到10年前的3.5倍。 ![]()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 2020年底,全市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共建成15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贫困群众6.5万余人。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全国推广,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评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2021年全市人均寿命79.3岁、千人医疗床位数8.34张。 ![]() 党建引领的基础保障更加坚实 实施党建“四大工程”,开展“效能革命”,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和城市无固定办公场所两个“清零”,村党组织书记月酬平均达到3346元,“心桥工程”带动矛盾纠纷村本级处置率达到83%。 编者按 9月27日上午,“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三门峡专场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三门峡市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特别是以习近平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为动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三门峡建设新征程。这十年,三门峡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战略优势更加彰显、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以仰韶文化为标志的文化优势进一步凸显,以小秦岭和黄河安澜无害为标志的生态屏障地位进一步凸显,以关键金属为标志的战略资源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六个方面,带你看三门峡这十年。 |
崤函十年 精彩蝶变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28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