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三门峡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凝心聚力结硕果 踔厉奋发开新局

本报记者 王丽霞 田沛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28   打印

  三门峡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式

  《崤函商道》开播仪式

  组织召开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

  组织民营企业家培训

  深入企业调研

  民营企业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捐赠仪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为全市加快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方向铸真魂 春风化雨聚人心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全市各级工商联(商会)积极组织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举办读书班、报告会以及在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转发推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等,团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确定河南振宇食品有限公司、仰韶酒业有限公司党建教育馆等10家单位为三门峡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构建大宣传格局。联合市委统战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在《三门峡日报》刊发民营经济宣传专刊14期,编辑出版企业家创业故事汇——《闪光的足迹》,集中展现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界的学习成果和优秀企业家精神。推荐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洁等3名民营企业家为“河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推荐贤诚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相伟等16名民营企业家为“三门峡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推荐河南锦荣水泥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进入2020年、2021年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推荐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建锋为河南省民营企业“出彩河南人”标兵。

  谋创新求突破 履职尽责显担当

  全市各级工商联(商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履行社会责任,民营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情怀担当得到充分彰显。

  民企抗疫暖流涌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市各级工商联(商会)先后组织350余家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2300余万元。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商会)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商会)”称号;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纯杰等2人荣获“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称号;北京三门峡企业(商会)等56家民营企业(商会)荣获“三门峡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单位”称号。

  “百企帮百村”成效显著。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促成411家民营企业(商会)组织帮扶全市600个行政村,累计实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技能帮扶等项目658个,累计投入资金9.38亿元,帮扶贫困人口6.8万余人。三门峡市“百企帮百村”工作被评为全省工商联系统2019年度十大亮点工作,卢氏县林海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获得“全国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河南美道家实业有限公司等52家民营企业荣获“全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全市各级工商联(商会)还组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商会)积极参与河南“7·20”特大暴雨救援、“光彩助学”、“爱心公益教育结对”、“八方援”希望工程、“同心·圆梦” 捐资助学等公益慈善活动,累计捐款捐物5000余万元。

  优环境排忧难 服务质效再提升

  “两个健康”有效提升。配合全市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暨“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起草实施意见,组织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等,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49个,分两批向县(市、区)进行交办,企业90%以上的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家培训,先后在重庆大学、厦门大学举办2期民营企业家素质与能力“双提升”培训班。创新“高校(浙江大学)+本地(三门峡市)”教育模式,与清大教育合作,举办全市中小企业高管金融知识与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围绕宏观经济形势、民企“28条”、转型健康发展等课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先后举办“崤函商道课堂”5期。同时,积极选派民营企业家参加省工商联举办的豫商课堂、中原企业家大讲堂、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党建示范培训班、新时代中原民营企业家高端培训班等进行多个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企业家1.2万余人(次)。

  优化营商环境。每年开展一次大走访活动,分组深入基层商会和民营企业开展谈心谈话,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和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竭尽所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推进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完成注册民营企业2620家,入驻市、县两级涉企部门267家,收到民营企业诉求22条,已办结21条,1条诉求正在积极处理中,办结率达95%,好评率达100%。加强与工信、科技等职能部门联系,协调惠企政策落实。开展工商联系统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活动,收集企业反映问题及意见建议30余条,分类整理,建立台账,协调督促“万人助万企”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组织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

  借力做好金融服务。依托建行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智慧工商联”,为444户注册企业投放信用贷款金额1.9亿元。同时,依托建行金融产品“惠懂你”小微快贷、“云税贷”、“助保贷”等,为全市2400多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授信。截至目前,为1731户市场主体发放贷款11.3亿元。

  做好法律维权服务。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开展“以案说法”“三进”等宣讲活动,推进县级工商联构建民营企业维权工作平台,推选民营企业家代表当公检法工作的特约监督员;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当面倾听10位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制定《关于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协调市中级人民法院帮助2家民营企业依法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涉案标的3亿多元,涉及债权人200余人。

  勇破局敢挑战 自身建设增活力

  “五好”县级工商联实现全覆盖。切实加强对县级工商联工作的指导,全市6个县(市、区)工商联全部获得“五好”县级工商联表彰。加强与外地工商联的学习交流,先后与上海市静安区工商联、西安市工商联缔结为“友好工商联”。

  “四好”商会建设更加规范。以开展“全市工商联系统所属商会改革发展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分类整改,稳步提升所属商会规范化水平,市福建商会、市南阳商会等4家商会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商会。

  调研成果丰硕。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积极开展重点调研活动30余次。市工商联组织撰写的《关于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关于三门峡市餐饮服务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等,受到省工商联表彰和市委、市政府肯定。

  积极开展参政议政。市工商联组织撰写的《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提案》获得省工商联优秀提案表彰,《关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调查研究》被市委政研室评为“全市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2022年市“两会”期间,组织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提交提案20余份。

  模范机关建设得到加强。市工商联机关党支部成功创建“五星”党支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和平安建设活动,蝉联“省级文明单位”和“全市平安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本版图片由市工商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