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行“寻根之旅” 赴“黄河之约”

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在我市开展专题授课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4-26   打印

  本报讯(记者吴若雨)“在三门峡的碧波里,黄河,有最美的早晨……”4月25日上午,在“黄河之约·绿水青山三门峡生态文学周”活动举办之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在专题授课时讲到此处,台下响起阵阵掌声。

  当日,李青松受邀来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以《生态文学的写作及应遵循的原则》为题进行专题授课。该讲座活动由《今日国土》杂志社、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主办,三门峡市文联、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活动现场,中共三门峡市委、市委宣传部代表,全市作家协会、评论家协会代表以及该学院热爱文学创作的师生代表济济一堂,共享这场生态文学盛宴。

  这场专题授课是“黄河之约·绿水青山三门峡生态文学周”系列中的第一个活动。讲座中,李青松围绕什么是生态文学、生态文学的主要特点、生态文学的传递等内容进行了阐释,接着他围绕老子、孔子等著名人物相关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将话题徐徐展开,并将“为什么要在三门峡举办首届‘生态文学周’活动”作为此次讲座的第二个话题。

  提到老子,李青松说,在三门峡开展该活动,是一次朝拜老子的“寻根之旅”。作为一名生态文学作家,他认为,老子在函谷关撰写的《道德经》称得上是生态文学的“孤本”,《道德经》是生态文学的主张,所以他认为,来到三门峡,是一次“寻根之旅”。在三门峡开展该活动,也是一场“黄河之约”,黄河跟生态文学有着绕不开的重要关系,三门峡是两个时代的标志。第一个时代,是激情燃烧的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其中的唯一一项水利工程就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中国第一代水利专家也来自三门峡,为了把黄河的事办好,无数人支援三门峡水利枢纽建设。第二个时代,是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在三门峡,是一股清流,一汪碧水。生态好了,“幸福”也随之到来。在三门峡举办该活动,是为了让天鹅告诉世界,生态创造传奇。天鹅是一把标尺,它量出了人与自然和生命的距离。三门峡能够留住天鹅,靠的是优质的水体、绿色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爱心,生态文学的境界是发现美、构建美,而天鹅便是一个“美”的象征和符号。

  最后,李青松在现场进行了签字赠书仪式。与会学生表示,此次讲座深化了大家对三门峡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增强了大家对三门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