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侯鹏云)记者近日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河南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条例》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诉前调解、诉调对接、涉诉信访、实质化解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月至8月,全市法院民事案件调解率32.70%,居全省第4位;省法院交办信访案件办结率60%,居全省第2位。 主动融入地方党委政法委建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参与研究、制定市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印发加强诉前调解降低万人成讼率实施办法的通知》,发布《诉源治理白皮书》《全市法院诉调对接诉源治理工作调研报告》。立足司法大数据,全市还分析形成《关于三门峡市部分企业涉诉情况的分析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为发挥基层组织优势,彰显人民法庭诉源治理“桥头堡”作用,我市高效运行人民调解工作站,通过人民法庭建立微信群、召开碰头会、汇报重大案件等方式与各级乡镇党委、政府开展常态沟通,实质运行“网格化+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合力化解矛盾纠纷。2022年,在卢氏县人民法院五里川法庭和灵宝市人民法院五亩法庭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基础上,今年1月至8月,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审结案件达6090件,服判息诉率达94.50%,调撤率达55.34%,真正实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居一线。 此外,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加强与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各单位的协作配合,先后完成与市总工会、市侨联、市价格认证中心、银保监会三门峡监管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中小企业协会、人民银行三门峡市中心支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联、市台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个组织机构的对接工作,在“总对总”框架下加快开展“分对分”在线诉调对接。目前,全市共对接成立调解组织157个,特邀调解员275名。其中,在线委派涉侨诉调服务中心诉前成功调解“立成室内门与智联商务涉侨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被最高院评为“总对总”多元解纷典型案例,成为又一“国家级”学习亮点。 |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我市大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0-12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