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河南考察,充分体现了对河南人民的亲切关怀、对河南工作的高度重视。总书记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精准把脉、定向领航,也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以文化传承为纽带,凝聚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以“两高四着力”为行动纲领,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在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中展现新作为。
一要聚焦主题主线,在凝心铸魂中做到“学而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起来,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深入挖掘河南地域文化中蕴藏的宝贵教育资源,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与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坚持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在数字化赋能思政教学,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助力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方面凝聚共识;坚持与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铸魂,严守师德师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充盈学校课堂主阵地。 二要创新方法形式,在丰富载体中达到“学而新”。把“大主题”和“小切口”结合起来,扎根学生生活,用河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等河南本土“近案例”讲透“大道理”,在共鸣中传递思想养分。捕捉时代脉搏,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跨学科、年轻化、可视化传播,以“热话题”激活“冷思考”,让热点讨论成为理论落地的“试验田”。培育问题意识,让课堂从“解答疑问”开始,而非“灌输结论”,让“问号”成为“成长链”的起点。 三要强化实践教学,在赋能聚力中做到“学而行”。依托与中流砥柱博物馆、河南振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卢氏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小南川革命旧址等10余个场馆共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等创新性探索实践,激活社会“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三维空间,用本土红色故事激扬文化力量,培养更多懂理论、通实践、有情怀的时代新人。 ( 编辑:tln ) |
牢记殷殷嘱托 凝聚奋进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人 石莎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17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