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9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理论 > 正文

以“深实新”之笔书写新时代职教思政奋进答卷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赵润霞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17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中原大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澎湃动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更需勇担使命,以深学细悟、实干笃行、锐意创新的姿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生动实践。

  一是要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与实践坐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坚持系统学、全面学、深入学、结合学,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与时代内涵,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人民立场与实践要求。结合2025年5月颁布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以及《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等重要文件精神,精准理解中央、省、市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与师资建设的核心要求。紧密联系学院争创“双高”的现实目标与职教发展的迫切需求,找准学院在服务区域发展、培育时代新人中的战略定位。唯有如此,方能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为学院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实干笃行,扛稳立德树人与铸魂育人的政治担当。落实之要,贵在实干。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决扛起立德树人政治责任,在关键处发力。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深耕思政课程“责任田”,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中实现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聚焦“两高四着力”战略目标,深刻认识“两高四着力”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引导教师在“双高”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确保学院各项事业行稳致远。精准对接职教学情,针对职业学院学生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摒弃“大水漫灌”,实施“精准滴灌”。大力推广运用问题导向、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项目实践、任务驱动等教学法,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课堂吸引力与感染力。构建以学习过程、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为核心的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三是锐意创新,锻造师资队伍与内涵发展的硬核实力。学院内涵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将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引导教师练就深厚内功。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支持鼓励引导教师以强大定力,下真功、苦功、实功,潜心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做理论研究的“排头兵”,提升育人育才的“硬实力”。强化教师多维育人职责,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时代“金师”“良师”,推动教师角色从“课堂讲授者”向“人生领路人”转变,在课堂内外、学习生活各维度成为学生的思想引路人与成长同行者。

  四是激发教师教研与社会服务活力。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产出高质量教科研成果。引导教师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在理论宣讲、决策咨询、社区服务中展现思政课教师的智慧与担当,以服务经济社会的实际成效检验理论学习的深度与担当作为的强度。

  使命如磐,重任在肩。全体思政人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与“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深学细悟中把稳方向,在实干笃行中展现作为,在锐意创新中提升内涵,奋力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