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澧河畔诵初心,薪火相传向未来。9月1日上午,“80载勿忘记·向未来再出发”漯河市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漯河市第二实验中学礼堂举行。省委网信办业务处室到会指导,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明超出席并致辞。活动特别邀请抗战老兵和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王焯冉父母参加。 启动仪式在《少年中国说》《致吾辈》青春激昂的歌声中拉开帷幕,96岁的抗战老兵刘国忠亲临现场,为孩子们送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嘱托。 马明超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加仪式的抗战老兵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向全市师生致以新学期的美好祝福。他要求,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在回望历史中感受时代的脉搏,从烽火岁月里体会家国情怀,成长为能担当大任、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同时,他要求广大教师坚守政治立场,紧扣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把宏大叙事转化为身边故事,用鲜活案例代替生硬说教,使思政课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随后,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等主办单位领导共同启动活动。媒体嘉宾、网络名人代表和市第二实验中学师生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场网络思政的创新实践。 活动创新使用“原创网络思政舞台剧+个人励志讲述+网络直播”的形式,作为“开学第一课”,全市中小学生在校观看直播。原创网络思政舞台剧以一名漯河籍青年的视角,通过时空穿梭叙事串联漯河抗战历史、英雄传承与当代奋斗,构建“丰碑忆英烈”“界碑铸国魂”“薪火耀沙澧”三大篇章,为青年学生和广大网民带来一场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精神盛宴。 “丰碑忆英烈”:重温历史 叩问人心 首章“丰碑忆英烈”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切入,引出抗战胜利后,漯河作为中国战区16个受降点之一,唯一当即勒石建亭予以纪念并命令日军修建“受降路”的历史细节。通过民间口述,还原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尊严。重点刻画赵伊坪从文人到战士的转变,以及赵一曼绝笔家书中母性与信仰的崇高统一,凸显“记忆即传承”的深刻主题。 “界碑铸国魂”:戍边英雄 时代担当 第二章“界碑铸国魂”聚焦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王焯冉的成长与牺牲。通过边防哨所的生活细节、母子跨越时空的对话,展现英雄背后的平凡与伟大。一句“儿在,国在!娘在,家就在!”将家庭情感升华为家国共同体的大爱,感人至深。 “薪火耀沙澧”:砥砺奋进 共创未来 第三章“薪火耀沙澧”通过院士寄语、企业创新、技能夺冠等多元奋斗者群像,呈现现代化漯河传承薪火、接续奋斗的姿态,强调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国家复兴的同频共振,激励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征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跃民、中国科学院院士游书力深情寄语广大青年,鼓励他们弘扬科学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在创新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双汇发展副总裁周霄在《双汇的逆袭与蝶变》为主题的讲述中,分享了企业从扎根漯河到迈向国际的转型历程,展现了民族企业在坚守实业、创新突破中的责任与担当。 漯河技师学院唐高远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的身份,分享了从普通学生到世界冠军的拼搏之路,告诉孩子们坚定梦想、持续奋斗,就能翻越所谓的“浪浪山”。 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叶晓亚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倾情讲述,展现了思政教育在少年心灵中播撒理想信念、引领生命成长的动人力量。 “昨日英雄血,今日奋斗歌。沙澧儿女,以初心回答沧桑。青春航程,有先辈星光引路。复兴路上,你我都是炬光……”在主题曲的旋律中,整场活动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网络思政金课,更是一场与历史、与奋斗、与未来的对话,让思政教育变得生动鲜活,直抵人心。通过创新演绎、沉浸体验和精彩演讲,以真实叙事唤醒集体记忆、激发青春志向,引导广大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漯河建设与国家发展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结束后,由媒体和网络名人组成的采风团来到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受降亭”等实地采风。 ( 编辑:tln ) |
“80载勿忘记·向未来再出发”漯河市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2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