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领域,正迎来一场历史性变局。 9月25日,随着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集体公告,河南能源集团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战略重组正式官宣。 一艘资产规模超5500亿元的能源“航母”,即将在河南启航。 重组背后,有何深意?又将如何重组? 01 能源领域企业重组是大势所趋 要理解这场重组,得先看清眼下煤炭行业的“天气”。 不久前公布的2025年煤炭行业中报,透出一股寒意:25家样本上市煤企中,23家营收下滑,净利润更是全军覆没。 价跌、量增、利润缩水,成了行业共性难题。 我们都知道“大河没水小河干”,行业寒冬里,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地域分布如何,都难以逃脱市场下行的压力,整个煤炭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盈利挑战。 而放眼全国,一场能源重组浪潮早已风起云涌。 2025年,贵州能源集团吸收合并乌江能源集团;同年2月,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揭牌成立;2024年4月,湖南能源投资集团挂牌…… 这无疑是一场省份间的能源资源争夺战。谁整合得快、转型得早,谁就能在未来格局中抢占先机。 河南作为能源大省,不能落后。 此时,河南推动两大能源巨头重组,意在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内耗,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行业龙头。 02 重组不是为了凑个世界500强
平煤神马与河南能源,作为河南能源双雄,均是中国500强企业。 在2024年的榜单中,平煤神马位居第159名,河南能源位居第221名。 而从资产规模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平煤神马资产总计达到2884.82亿元,河南能源达2636.53亿元。 随着两家企业战略重组的推进,一家总资产超5500亿元,年营收逾2500亿元的“巨无霸”能源企业呼之欲出。 这个企业,大概率会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但重组,绝非为了凑个世界500.在相关业内人士看来,这次重组的核心目标,是打通产业链、降低内耗、提升附加值。 两家企业,虽然都是能源企业,但能力互补性极强:平煤神马强在“后半场”,煤基化工技术领先,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都有突破;河南能源则强在“前半场”,煤炭资源储量大,传统化工基础雄厚。 合并后,双方有望实现从“煤焦”到“化工”再到“新能源”的全链条协同,减少同质化竞争,最终实现“1+1>2”的质变。 03 股票大涨背后市场投下期待票
对于这次战略重组,相关公告写得清楚:重组“不会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控制权依旧在省国资委。 资本市场的反应,直接而热烈。 就在相关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9月26日)开盘,作为河南两大能源类省管企业旗下上市企业,大有能源、平煤股份、易成新能、神马股份和硅烷科技股价大涨。其中,大有能源、神马股份、易成新能涨停。 由此来看,对两大集团的战略重组,不仅河南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市场也用真金白银,投下了期待票。 当然,市场更关心的是:两大集团将如何整合?总部设于何处?产业链协同又将如何落地? 虽然这些信息还未对外公布,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两大企业的战略重组,绝非简单的规模叠加,而是一次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深刻转型。 在煤炭行业的寒冬里,河南在下一盘大棋。 既是为了应对当前行业危机,更是为了布局未来能源战略。 这盘大棋,刚刚开局,已落下关键一子。 总策划:王仁海 策划:卢慎勇 刘林军 记者:梁德宝 米方杰 ( 编辑:tln ) |
平煤神马+河南能源=世界500强?∣豫观察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9 打印

- 上一条:黄河,为啥是“幸福河”?揭秘→
- 下一条:喜迎国庆,郑州满城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