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区新闻 > 渑池 > 正文

政府主导+协会自治+保险护航 创新农村流动宴席监管“渑池模式”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26   打印
       农村流动宴席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经营主体存在“多、小、散、乱”,无序承办,加工经营设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安全经营意识淡薄,这些都为食品安全带来了风险和隐患。

       近年来,河南省渑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政府主导+协会自治+保险护航“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流动宴席监管的难题。

政府主导 集萃甄选 夯实食安监管基础

       2025年5月26日上午,河南省渑池县张村镇利津村车水马龙、鞭炮齐鸣、喜乐高奏、热闹非凡,陈姓村民儿子的婚宴正在进行中。“昨天晚上我们已经把流动宴席车开到村里‘安营扎寨’,今天的喜宴订了60桌,标准每席288元,8凉8热、2个汤,黄河大鲤鱼、红烧全肘、韩城烧鸡全都有,经济实惠,马上开席。”掌勺大厨张联军满脸笑容,忙得不亦乐乎。

       “目前,渑池共有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户44家,已形成作业流程标准化、流动餐车统一化、经营模式规范化、厨师团队专业化,成为全市餐饮行业独特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四年来,共备案指导农村集体聚餐9000余起,做到了食品安全‘零’事故。”渑池县市场监管局四级主任韩立红深有感触地说。

       把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21年6月。为加强对农村流动宴席的监管工作,由渑池县政府食安办牵头,抽调市场监管局精干力量,对全县12个乡镇,236个行政村的农村流动宴席现况展开了长达6个月的调查摸底工作。当时有经营者304家,九成以上经营户硬件设施简陋,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针对经营现状,县政府食安办提出把规范行业准入作为整顿工作突破口,全面规范全县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活动,扭转无序经营混乱局面。

       2021年8月,渑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制定了《渑池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渑池县农村集体聚餐一级承办单位申报标准》《渑池县农村集体聚餐二级承办单位申报标准》和《渑池县农村流动宴席承办单位验收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2023年,渑池县政府食安办制定印发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导规范》,对相关食品安全制度进一步完善,对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及台账登记、操作间建设、食品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餐厨剩余物处置、冷藏车及移动餐车配置等关键环节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为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经过一系列前期工作,围绕准入验收标准,组织开展三批次检查验收,共评定出一级承办单位12户、二级承办单位32户。对符合经营标准的44家经营单位全部予以备案,纳入规范管理,对260余户不符合申报标准的强制停止经营活动。至此,渑池县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活动结束了“游击队”模式,逐渐成为有章可依的“正规军”。

协会自治 部门联动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022年3月,在渑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谋划和精心组织下,由全县具有农村流动宴席经营资格的44家经营户负责人参加的“渑池县农村流动宴席协会第一届选举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会长1名、副会长3名、秘书长1名、理事5名,并出台了《渑池县农村流动宴席协会章程》《协会选举办法》,标志着农村流动宴席行业迈入规范化发展和行业自治管理新征程。

       “协会成立后,会员最大的感受是有了归属感、亲切感,以前同行之间‘恶性竞争’感觉像陌生人,现在我们‘抱团取暖’变成了好朋友。”渑池县农村流动宴席协会会长李胜利告诉记者,协会定期组织农村流动宴席经营者(厨师)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从业规范、诚信经营的学习、培训与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暂停经营活动,直至考核合格。

       流动宴席经营者不断加强投入力度,按照“明厨亮灶”相关标准,每一家会员都按要求统一建设了样板操作间、更衣间、洗涮间、操作间、烹饪间、凉菜间等。先后购置专用流动餐车5台、冷链运输车辆8台、冷藏运输车29台、其他运输车辆40余台,总投资 2000多万元,实现了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活动设施设备提档升级。

       协会会员和流动宴席举办者在活动前3日内将承办厨师、菜单、举办地点、参加人数等内容向本村食品安全信息员报告,填写《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登记表》,签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承诺书》。按照承办规模,100人以下由村委会现场指导,101-200人由辖区市场监管所现场指导,200人以上由市场监管局现场指导。重点对菜谱、食品原料进货渠道及举办场地选址等方面进行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宴席当天,协会和指导人员到现场,仔细检查操作场地、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卫生及食品留样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有效杜绝了农村流动宴席管理漏洞。

       渑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局食药环犯罪侦查大队先后联合开展6次农村流动宴席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现场取缔非法经营活动25家,立案查处8起,依法查扣运输车辆8台、工具6000余件,罚款8万余元,真正起到了处理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线的效果。

保险护航 未雨绸缪 降低承办经营风险

       为有效降低食品安全经营风险,消除经营者后顾之忧,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分步实施、多方共赢”的原则,渑池县积极推动建立“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相统一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长效工作机制。

       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多次开展实时调度,辖区保险机构积极响应,逐户上门与经营户对接,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各方认同的四种(类)承保方案。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户每年每户投保500元,一旦出现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险部门做到先处理后调查,单次赔付最高可达20万元、年累计赔偿额度50万元,单人医疗费用0.5万元。目前,全县44家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户全部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农村集体聚餐装上“保险阀”,实现了“食安监管”与“风险抵御”的双向共赢。

       “今年以来,全县农村流动宴席协会44家经营户承接的宴席平均每天在200桌以上,特别是“五一”前后进入旺季,最多时每天有700多桌,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收入突破1600万元,且没有出现过任何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渑池县农村流动宴席协会秘书长韩明文介绍说。

       “管好‘土厨师’筑牢‘防火墙’,让昔日‘流水席’变今朝‘放心宴’。”在河南省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大会上,渑池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挺毅就农村流动宴席食品安全监管的“渑池模式”作典型发言,引起了与会者广泛关注。三门峡市市场监管局专门在渑池召开现场会,推广渑池的做法和经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下步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擦亮农村流动宴席‘渑池模式’金字招牌,把为民办实事与做好新时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紧密结合,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渑池县政府三级调研员侯建星表示。(梁小卫)


( 编辑:sb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