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张君英:甘洒热血为人民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18   打印

  张君英,1912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须水镇水牛张村。

  1931年,张君英考入开封第二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接受了共产主义教育,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张君英到尉氏中学任国文教师。1936年春,由登封进步人士介绍,到登封县立师范任历史教师,在校内秘密组织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6年秋,任商水、淮阳两县联立中学国文教员。

  1937年2月,张君英受“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委派,离开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到山西省沁县开展革命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张君英又被派往河南沁阳县,参与组织建立县、区两级“牺盟会”机构。1940年秋,调任山西省昔东县(后改为昔阳县)县长。此时,正是全面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形势多变,战斗频繁,但张君英抱定抗日信念,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持斗争。1942年春,张君英奉命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参加了整风运动。

  1944年4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豫中、豫西大部沦陷。为牵制日军西犯,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和河南人民抗日军,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1944年12月,张君英随河南区党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刘子久率领的南下干部队,从延安出发经山西渡过黄河,进入豫西。

  1945年1月,豫西二地委、二分区、二专署成立。2月,中共渑池县委和渑池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张君英任副县长,主持渑池县政府工作。他经常深入农村,了解群众疾苦,大力发动群众,开展赎地斗争,受到群众热烈拥护,极大调动了群众的抗日热情。渑池县成立了6个支前小组,两个多月时间里,交军鞋2000多双、白布5000多尺、粮食4000多斤、裹腿2000多副、军衣1000多套,有力支援了抗日武装斗争。

  1945年5月26日,被豫西二分区收编的渑池地方武装上官子平部发动叛乱,突袭县政府驻地上官庄村。因寡不敌众,张君英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张君英牺牲后,上官庄村群众自发地将张君英的遗体盛殓。1950年春,渑池县人民政府将张君英烈士遗骨安葬于渑池县烈士陵园。2008年4月,中共渑池县委、渑池县人民政府为张君英烈士重新立碑,以志纪念。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