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在位于义马市泰山路街道狂口社区的光明街,居民将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在新划的白线区域内。街道两旁,新安装的小区标识清晰可见,便民信息一目了然。这条老街道之所以能旧貌焕新颜,源于狂口社区推行的“疏堵结合、精细治理”的创新实践。 “堵”住安全隐患 “疏”出秩序空间 作为狂口社区的便民市场,光明街同时承担着夜市小吃一条街的功能,以往人车密集、管理难度大,尤其非机动车随意停放、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不仅破坏街区环境,还埋下严重安全隐患。一位居民回忆说:“以前来买菜,电动车、三轮车乱停乱放,人都难走,消防车更进不来,想想都担心。” 面对这一治理顽疾,社区并未简单采取“一刀切”的禁止措施。社区与义马市城管局对接联动,经多次实地勘察与科学规划,最终在光明街北口增设规范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划设清晰标线,并安排专职人员在通行高峰时段引导停车、耐心劝纠违规行为。 这一“疏堵结合”的举措迅速见效,既从源头满足了居民与商户的停车需求,又坚决遏制了占用消防通道的行为,保障“生命通道”始终畅通,显著提升了市场秩序与安全管理水平。 “堵”住张贴乱象 “疏”出文明环境 除了交通秩序治理外,社区在环境美化方面同样下足“绣花功夫”。针对街头小广告泛滥的问题,社区以“疏导”代替“禁止”,在街区四个主出入口设置美观的小区标识牌,并配套安装多个便民信息宣传栏,为家政服务、房屋租售等合法生活服务类广告提供规范张贴平台。 “以前小广告清了又贴,墙面总是乱七八糟,现在有了信息栏,既方便查看有用信息,又保持了墙面整洁,特别好!”一名社区志愿者感慨地说。通过为信息发布提供合规渠道,社区在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同时,根治了街头“牛皮癣”这一城市治理顽疾,让老街墙面重焕清爽本色。 “堵”住治理盲区 “疏”出共治活力 狂口社区负责人李计划表示,光明街市场的整治提升,是社区践行“甘棠议事”经验、推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治理过程中,社区不仅依靠工作人员的专业力量,还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参与,打破“社区单打独斗”的治理盲区,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曾经让居民头疼的“烦恼街”,如今已成为社区创新治理的亮眼名片。在“疏”与“堵”之间精准把握平衡,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投入和持续引导,老旧街区焕发了新活力,居民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舒心。截至目前,光明街市场已入驻小吃摊位68家,社区还通过网络投票、市民点赞的方式,评选出4家“党员诚信经营示范户”,以典型引领规范经营行为。 (李建树) ( 编辑:tln ) |
疏堵巧施策 老街焕新颜
——义马市泰山路街道狂口社区创新治理“光明街”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1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