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宅兹中国砚 两京锁钥出

夏泽辉 王跃泽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26   打印

  翻阅华夏历史的漫漫长卷,自周武王克商之后,为了防止东部殷商旧部的叛乱,文王与周公在崤山以东的河水和洛水之间,发现了这块“宅兹中国”的宝地 ,营建了东都洛邑,这里就成为京城镐京的陪都,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两京制”格局。而后的汉代与隋唐王朝,得天下之后,都沿袭着长安与洛阳的两京制度。

  “八川分流绕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古代的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自然是最好的帝都,但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开凿,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洛阳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澄泥砚在唐代为贡品,东都洛阳是否有大量考古发现?带着疑问,近日,“陶泓觅踪——澄泥砚文化遗产寻访团队”来到洛阳,第一站寻访的是洛阳市考古博物馆。

  唐代诗人、陕州司马王建有诗:“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在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上有一座平均海拔300多米,起自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至郑州市,绵延100多公里的丘陵,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邙山。俗谚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这块风水宝地自古就是理想的埋骨处所。据说,目前邙山已出土墓志就有6000余方,上到帝皇、诸侯,下到王公大臣。

  1965年,在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的倡导下,《文物》杂志第12期刊登砚史资料汇编,国内国家博物馆都介绍了各自馆藏的砚台。洛阳市也写了一篇《洛阳市十五年来出土的砚台》,汇总新中国成立15年来洛阳考古出土的砚台。文中介绍周、汉、唐、宋、明各代调色器与古砚42方。其中唐至五代古砚25方,只有石质砚台一方,其余全是陶砚(澄泥砚),可见洛阳出土砚台之多,澄泥砚在唐代用量之大。

  洛阳考古博物馆是我国首家遗址型考古博物馆,它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隋唐洛阳城遗址南城墙西段。此行果然没让人失望,这里不仅有砚,而且展出的都非一般的俗品。有唐代的虢石风字砚、汉代的镂空四神砚,还有一块澄泥山峰砚。唐代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经贸繁荣、文化交融、民族和谐,是1000多年前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这块由洛阳井沟大队考古出土,有着12座山峰与龙头水盂的澄泥砚,虽然残破,但是嶙峋的山峰与挺拔的造型,依然显露出大唐帝国的雄浑开阔气象。

  洛阳考古博物馆这块澄泥山峰砚,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十二峰陶砚有些相似之处。都是三足鼎立外面有九峰环伺,雕塑出山石的嵯峨状态,且两组山峰中间,都有天池状水盂相连,造型巧妙。而为大唐王朝烧制澄泥贡砚的正是我们三门峡市的唐代制砚人。西安大唐西市遗址出土山峰砚,证明了山峰砚只能是隋唐时期的砚台造型,而非汉代。唐开元十七年,唐玄宗李隆基御制御书的《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碑,碑刻两侧浮雕了四个飞天仕女,手中托举着唐代的文房四宝,其中的砚台正是山峰砚的造型。正好印证了唐开元二十七年,宰相李林甫等编撰完成的《唐六典》尚书户部卷的记载:虢州或属河南厥贡“虢州砚瓦”的历史。

  唐代的陕州、虢州、崤函古道,是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唯一通道,更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太宗李世民在《入潼关》中写道:“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长安城东洛阳道,车轮不息尘浩浩,两京之间,无论是皇帝与官员,还是庶民与士子,往来商贸物资的运输,崤函古道都是不二的选择,成为文人墨客反复题咏的对象。诗人刘禹锡当年感慨:“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那么从这里匆忙走过的文人墨客们,在弘农郡的稠桑驿或甘棠驿稍作休憩时,是否会买一方这里所产的澄泥砚瓦呢?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