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下午,三门峡考古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87岁高龄的宁景通先生“回家探亲”,与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的同仁共聚一堂座谈交流,重温“创业史”,共话未来梦。
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前身是初创于1986年的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2002年更名为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1月,伴随着三门峡文物事业的蓬勃发展,职能赋新的正处级考古研究机构——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作为1986年区划调整后三门峡市第一任文物工作队队长,宁景通开创了三门峡考古事业的先河。没有文物研究整理的地方和库房,他四处选址并筹措资金,最终选在了市区老甘棠路三里桥村,筹建寝办合一的二层小楼,并想方设法培养人才、充实队伍。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市文物工作队基本成型。 为提高现有队伍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宁景通大力支持年轻人外出学习,东去复旦、北上南开、南下武大,渐渐地,一大批三门峡考古新星诞生,由此奠定了三门峡考古技术水平长期处于全省前列的坚实基础。 谈到对三门峡考古工作的看法,宁景通认为,三门峡地区的秦人墓在围沟的功能、墓形的发展、陪葬的器物组合、特殊的卷曲葬式,在全国范围都是特殊的存在,非常值得研究。此外, 宁景通还鼓励考古人多读书、出成果、发文章,反复琢磨业务,了解其他地区的典型考古特征,广泛比较研究,找出自身特点。 座谈中,大家认为,正是有了一代代考古人的努力和坚守、执着与拼搏,三门峡考古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为增进家乡人民文化自豪、讲好三门峡故事、更好认识中华文明和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更大的精神力量。 (黄洋) ( 编辑:sbh ) |
三门峡市仰韶文化┃重温“创业史” 共话未来梦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2-19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