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中金产业园迈入“试车进行时”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3-30   打印

  中原冶炼厂车间 候鹏云 摄
 
  □策划/柴锦玉 何东升 撰稿/侯鹏云
 
  最初光秃的土地,已变成林立的高楼;曾经的打桩机、钢结构、半挂车,已换作大客班车、私家轿车和绿化洒水车……3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三门峡产业集聚区的中国黄金中原冶炼厂搬迁升级改造项目现场时,一个庞大、独特、洋气的现代企业已然显现。
  “原料系统、电解系统、渣选系统等核心生产部件都已安装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单体及联动试车。”中国黄金中原冶炼厂副总经理温长虹激动地对记者说,“预计4月底5月初就正式点火投料!”
  中国黄金中原冶炼厂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黄金集团签订的《关于共同推进三门峡黄金及有色产业发展合作协议》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中金黄金产业园的龙头项目,也是我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该项目规划占地2600亩,计划总投资138亿元。其中,一期投资86亿元,年处理矿量150万吨,年产冶炼金57.7吨、精炼金150吨,银190.77吨,铜9.3万吨,硫酸125万吨。同时,综合回收硒、碲、镍、铂、钯等10余种有价金属;设计年加工金币、金章、金条等黄金制品100吨,银币银章、银条等银制品200吨,银坯饼300吨。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新增年营业收入1000余亿元,利税30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并将快速成长为亚洲最大的黄金综合回收基地。
  在项目现场,纵横交叉的立交桥式空中管道,高耸入云的环保烟囱,紧密排列的冷却“钢杯”,无不让人惊叹。记者走进一个车间,一台大灰炉引起注意。“这是我们的富氧底吹炉,长30米,直径5.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型号。”项目部副经理马喜功介绍说,“经过它对原料的三次分离,可使黄金提炼精度高达99.9%。”继续前行,密密麻麻放置的凹槽又成为一个亮点,“这是我们的760个电解槽,数量是老厂的3倍,材质也由混凝土升级为树脂!”……崭新锃亮、巨大无比的设备让人目不暇接。
  据悉,该项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富氧底吹造锍捕金”技术,除拥有世界最大的底吹熔炼炉外,还安装了国内最大的制酸装置,具有原料适应能力强、金属回收率高、能耗低、自动化及装备水平高等特点。同时,该项目还引进了美国孟莫克高浓度二氧化硫转化、低温热能回收及离子液脱硫等最先进的设备,各项排放指标都远低于国家及地方标准。

 

  “我们企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该厂宣传部部长郭启发说,“概括起来就是‘一强九高’,即综合竞争力强,人才队伍素质高、设备装备水平高、资源利用效率高、产品质量标准高、安全环保指标高、科技进步贡献高、精细管理绩效高、国有资产增值高、员工幸福指数高。”

( 编辑:wang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