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6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家政从业者:高温中绘就“净美画卷”

文/图 本报记者 梁如意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5   打印

  马好花在客户家擦玻璃

  7月的三门峡骄阳似火,空气仿佛被点燃,连风都带着灼人的热气。然而,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或穿梭于不同家庭,或坚守在方寸居室,挥汗如雨,经受“烤”验,他们就是家政人员,高温里沉默且坚韧的劳动者。

  7月19日中午12点,55岁的保洁员马好花已经完成第一单家政清洁任务。她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烫得发黏的柏油路上,放在车上的清洁工具包,被晒得发烫。马好花来自河南省开封市,在三门峡从事保洁工作多年,专攻新房开荒保洁。夏季是她工作的旺季,也是干保洁最热最辛苦的季节。马好花的清洁工具包里,除了抹布外还有一大瓶水。“一上午至少得喝一大瓶水,不然真是扛不住。”马好花说。许多新房在开荒保洁时,都没有安装空调,在室内混合着灰尘的高温下,马好花和几个同伴卖力地干活,汗水几乎刚渗透皮肤就被蒸发,衣服在“湿透—晒干—再湿透”的循环中结出淡淡的盐痕。

  马好花的微信步数每天都超过1万,却很少坐下来休息。“多跑一家,就能多赚点,要还房贷,还要为小儿子攒结婚钱。”由于下一单到户时间定在下午1点,她在路边买了几个馒头,就着从家带的桃子匆匆吃完,又赶往下一个小区,为前一天预约的老客户擦玻璃。“这时候玻璃手挨上去烫得慌,不过看到客户家擦完玻璃后亮堂的样子,就觉得值。”马好花擦完最后一块玻璃,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体谅马好花的辛苦,老客户李女士为她递来冰镇饮料,她连说“不用不用”。

  在三门峡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博丰九玺台小区一户人家闷热的厨房里,抽油烟机的滤网上积着厚厚的油垢,24岁的家电清洗工王卫闯戴上橡胶手套,在大盆里倒上现烧的滚烫热水和清洁剂,蒸汽混着油烟味扑面而来,他的额头上瞬间布满汗珠。“这活儿得趁热干,油污才好溶解。”他一边用钢丝球用力擦拭滤网、油环,一边解释,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地板上。在4个小时内,他要完成两家的抽油烟机清洁工作。“夏季天越热,为避免厨房异味,预约擦油烟机、大扫除的客户越多,一天最多时候跑四五家,从早到晚都有单。我们干这行不怕热,最怕手划伤,几天都干不成活。”王卫闯抹了把脸上的汗,防晒袖套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胳膊上。

  下午2点,是护工周艾芹给失能老人陈大爷翻身的时间,老人房间虽有电风扇,但闷热的天气仍让周艾芹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天热容易长褥疮,得每两小时翻一次身,再给老人擦擦。”她熟练地用温水沾湿毛巾,轻轻地擦拭老人的后背和四肢。陈大爷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时常哭闹着要出门。周艾芹一边给老人扇着蒲扇,一边哼起老歌安抚:“这会儿太阳太毒,等稍微凉快点,我就推你去公园遛弯。”为了让老人舒服些,她把冰袋用毛巾裹好,放在老人的脖颈旁,自己后背的衣服却早就湿了一大片。

  最终拗不过老人要出门的要求,周艾芹只能在邻居帮助下,将陈大爷搬上轮椅顶着烈日出去遛弯。回来后,周艾芹给老人喂完药,安抚他睡下,又开始清洗换下来的床单。“干这行得有耐心,把老人当亲人待。”周艾芹说着,将晾好的床单抚平,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她忙碌的身影上镀上一层光芒。

  他们守护城市万千家庭的美好生活,用汗水换来整洁的房间、妥帖的照料,而雇主们的善意也在悄悄传递,有的提前备好冷饮,有的主动递上毛巾……在那些看似寻常的整洁与舒适背后,都藏着家政从业者们被汗水浸透的坚守。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