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钢材可以变成“橡皮筋”,你吃不吃惊,相不相信? 照明用的LED,手机、笔记本电脑用的氮化镓充电器,高速公路出入口的ETC,卫星用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这些物品中都要用到光电半导体前驱体材料——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这种新材料也出自俺们三门峡,你也许要惊掉下巴…… 在三门峡,近年来,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已形成了以金属新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豫西黄河金三角材料新城。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是西晋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刘琨死前留下的千古绝唱。 在豫西边城三门峡,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团队研发出了一种负泊松比(NPR)新型钢材,它被誉为“地表最强橡皮筋”,院士这“橡皮筋”牛!不仅强度高,还能均匀大变形,工程界的“变形金刚”,地质灾害的克星! 这种神奇的新材料钢,1米拉伸至1.68米才断裂,其屈服强度是普通钢材的2倍多,延伸率在30%至68%之间可调,具备既高强又高韧、均匀大变形、抗爆抗冲击等优点,被命名为“何氏钢”。 2022年6月,NPR新材料项目落户三门峡。很快,其产业化企业能环(三门峡)国际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量产NPR新材料钢锚杆、锚索,并服务于深部工程灾变防控、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利用矿压自动成巷等系列技术,为能源矿山、交通隧道、水利工程和抗震建筑等领域带来一场工程革命。
大广高速公路广东韶关段应用该项技术,经受住一场滑坡灾害考验。2022年,该路段遭遇暴雨洪灾,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相关人员全面排查,应急处置,山体滑坡的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事后,对危险边坡进行了加固。为进一步加强监测,何满潮院士团队开展了详细调查,设计了NPR牛顿力—位移一体化监测体系。在今年持续的暴雨天气下,边坡经受住了考验,处于稳定状态。 铝土里炼新“镓” 过去形容农民是“土里刨食”,形容采矿人是“土里淘金”,三门峡用科技创新完成了一个奇迹:从过去堆积如山的铝加工废物“赤泥”中提炼出稀有金属镓。 东方希望在亚洲率先攻克赤泥提取金属镓技术难题,承明光电成为全国第6家生产6N高纯光电半导体材料的企业。正是这两大跨越,让三门峡市镓基新材料产业近年来悄然兴起。 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采用自主研发的“离子交换法”,用螯合树脂吸附分解母液和赤泥中的镓并富集,再经蒸发浓缩、电解得金属镓,目前该金属镓年产能达80吨。此技术还能减少多种废弃物排放,同时提升氧化铝品质。 开曼铝业凭借专利技术将赤泥中镓提取率提升至85%,可提炼出纯度达99.9999%的高纯镓,年产能为50吨,该产能占全国的27%。 依托这两家企业的提镓产能,三门峡正打造从矿产到商品镓的上游产业链,并延伸出将金属镓加工为光电半导体新材料的中游产业,朝着国内重要的镓基新材料生产基地推进 。 三门峡是个资源型城市,探明66种矿产,“黄(金)、白(铝)、黑(煤)”为代表的矿业,曾撑起当地经济半壁江山;从大宗基础材料论“吨”卖到高纯材料论“克”卖,三门峡的新材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光电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新秀。 铜箔像蝴蝶翅膀一样薄
3.5微米有多薄?宝鑫电子生箔车间的负责人做了个形象的比较:一张常用的A4纸,厚度约为104微米,铜箔的厚度仅相当于A4纸的二十六分之一。 铜箔越做越薄,产业越做越“厚”。这些铜箔,不仅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件,更是新能源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
如今,全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铜箔产业链,高端铜箔产量占全国市场的40%。灵宝市作为“中国铜箔谷”,铜箔年产能已达7.5万吨。其中,宝鑫电子生产的4.5微米单卷7万米超长极薄铜箔,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依托科技创新,宝鑫电子可生产3.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朝辉铜业可生产厚度4~100微米、最大宽幅660毫米的各类箔材,是目前全球主要压延铜箔研发及生产制造企业之一,其产品已经应用到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铜箔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三门峡市通过实施一系列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推动铜箔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同时,依托河南省高精铜箔产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铜箔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三门峡打造材料新城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满足高端产品需求,灵宝铜箔生产其他企业也在不断扩大产能,持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华鑫铜箔年产8000吨HVLP铜箔项目厂房建设完成并进行投产,生产专门用于5G通信的高速高频铜箔;灵宝金源朝辉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黑化铜箔填补国内空白,制造的航天专用压延铜箔已用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一座中小城市,凭啥有这么多“黑科技”?答案就俩字:创新! ——真金白银持续投入:三门峡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研发投入强度从1.81%攀升至2.99%,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高端平台聚势能: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高效运行,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林木资源高效生产等全国重点实验室相继布局,三门峡矿物新材料产研一体化基地项目加快推进。 从“矿业重镇”到“材料新城”,“有材料”的三门峡,未来可期!
( 编辑:tln ) |
这座城,凭啥有这么多“黑科技”?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24 打印

- 上一条:停车免费规则引争议:“自然日累计”规则与用户认知如何平衡?
- 下一条:最后一页









豫公网安备 4112020200004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