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梅痴”和他的造型梅

来源:西部晨风 发布日期:2015-04-02   打印

  看着心爱的株株梅树,岳春方开心地笑了。
 
  春暖花开时节,卢氏县横涧乡寺上村的山间到处弥漫着梅花的香气。在寺上村村民岳春方的百亩梅园中,各色梅花开得正艳,“梅痴”老岳在梅园里侍弄着他深爱的梅树。
 
  日前,记者来到他的梅园,了解他与梅花的不解之缘。
 
  “为了这些梅树,老岳经常是不吃饭不睡觉,没日没夜地呆在这园子里。平常他老实又不擅言谈,可等到哪片园子里树长得壮、花开得好时,他就一连几天高兴得合不拢嘴。”村民李师傅笑着告诉记者。
 
  2002年,通过多种途径掌握了种梅技艺的岳春方,开始尝试在自家地里搞梅树种植。打从一开始,他就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培育造型梅,将传统的梅树通过捆绑、压枝、排列组合、枝条修剪等方式,使其呈现出形态各异的造型。种梅的人不少,但造型梅很少见,岳春方知道,在培育造型梅这条路上,他只能靠自己坚持不懈地摸索。
 
  “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我就自己琢磨。”岳春方说,长在北方的梅树本来就娇贵,对生长条件要求较高,如果鲁莽地将梅树硬上造型,不仅达不到预期的观赏效果,还有可能影响到梅树的成活。“先把梅树养好,给以后做造型打下扎实的基础。”目标确定后,岳春方就耐着性子,一头扎进了梅园。先是种桃、种杏,一年多以后,在桃树、杏树的基础上进行梅树嫁接,这样长出的梅树更适合北方的水土环境,就可在树木生长到五六年后开展压枝、修剪等造型的工作。十多年来,岳春方边实践边积累,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都没想过放弃。如今,他的造型梅初见成效,内心的喜悦自不必说。
 
  “最早一批梅树的树龄都在10年以上,它们就像我的孩子。”岳春方指着一株“大鹏展翅”的造型梅告诉记者,脸上不乏自豪之情。记者细看这株“大鹏展翅”,可谓惟妙惟肖,“大鹏”以梅树枝条为骨架,两支爪子向前伸展,高昂着头,翅膀奋力张开、分外舒展,尾巴上翘,就像是一只展翅的大鹏在天空中自在翱翔。“大鹏”被盛开的红色梅花环绕,颇为精巧美观。
 
  随后,记者又欣赏了岳春方的另一个得意作品——由数十株红绿两种花色的梅树紧密相连营造的“双色长城”。烽火台、统一坡度的阶梯、笔直的砖墙,数十株梅树经过岳春方一双巧手的塑造,形成了红绿相间的长城造型,其中每棵梅树都经过了12年的生长过程。“为了种梅,这些年花光了家里的钱,生活上常常入不敷出。可一看到园子里的这些梅树,我觉得再苦再难都值得。”岳春方动情地说,种梅十多年来,他先后投入了20多万元。
 

 

  “梅树耐着性子长,种梅的人也得耐着性子悉心呵护它。”岳春方感慨地说。或许,他心里真正体会到了“10年磨一剑”的深刻含义。

( 编辑:wang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