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消费维权案例(上) 明天,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长期以来,大家都在共同呼唤消费者和企业一道筑起诚信的堡垒,然而,在我们享受愉悦消费的同时,也遭遇了许多失望的消费经历:买到伪劣产品、被虚假宣传“忽悠”、投诉售后不作为等,让人倍感心累。 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消费秩序,从今年2月25日起,本报再度吹响维权“集结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消费维权线索,向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宣战”。征集令发出后,读者纷纷与本报联系,诉说自己在消费中的被坑经历,内容涉及生活方方面面。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请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士提供维权指南,让消费陷阱曝光现形,让不法消费行为无处遁形。
希望我们的曝光能给企业以警示,同时对消费者在维权方面有所帮助。大家共同携起手来,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 编辑:wyw ) |
“吐槽”消费过程中的那些陷阱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6-03-14 打印

- 上一条:电视购物遇问题产品 申诉应遵循属地原则
- 下一条:天桥上摆摊 影响通行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