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百万公安民警首次视频受训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7-28   打印

    遇查验身份证不配合怎么办?在执法中,将嫌疑人带离现场时受到阻挠怎么办?被检查对象将自己锁在车内,拒不打开车门怎么办?围观者拍摄执法过程怎么办?7月26日上午,公安部举办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全国百万公安民警首次通过视频集中受训。

    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时长70分钟。视频中,民警模拟真实场景,针对当前一线执法中遇到的新问题,从法律要求、处置流程、行为举止、策略技巧等方面,就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具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进行了直观演示。

    在查身份证时遇不配合,或质疑警察身份怎么办?

    依法查验居民身份证是公安民警的职责所在。民警执法时应随身携带人民警察证,如执法对象质疑人民警察证效力,应明确告知人民警察证是警察法定的执法证件。

    对于人民群众来说,配合人民警察依法查验居民身份证是公民的法定义务。遇到民警查验,要主动出示身份证并配合查验。没有随身携带居民身份证的,可以提供机动车驾驶证、护照等有效证件证明身份,也可以报出自己的公民身份证号码、姓名等信息,提供民警查验。

    执法对象不配合的,告知其有义务出示身份证件并接受查验。如继续纠缠的,以涉嫌阻碍执行职务予以口头传唤,拒绝传唤的,可以依法强制传唤。

    如执法对象未带居民身份证,当场盘问其姓名、年龄、住址等相关信息,及时核实身份,必要时报告指挥中心,请求协助核查;对拒不提供真实姓名、年龄、住址且不能排除违法犯罪嫌疑,符合《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继续盘问情形的,依法带回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公民如果认为民警执法不规范,可以向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举报,也可以拨打“110”投诉,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执法时,围观群众在一旁拍摄怎么办?

    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围观群众在一旁用手机拍摄的情况。在拍摄不影响正常执法的情况下,民警要自觉接受监督,要习惯在“镜头”下执法。

    民警应注意规范执法行为,不说过头话,不做过激事,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夺取拍摄器材或强行要求删除。但是,民警可以口头劝阻,对执法对象的违法行为应该迅速处置,避免群众长时间围观。对案件需要保密的,要以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或未成年人案件为由,告知拍摄者自行删除,严禁外泄,否则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遇到执法对象或其亲友下跪、抱民警腿怎么办?

    执法现场可能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一旦执法对象或其亲友突然向民警下跪或抱住民警腿时,民警不要站在下跪者的面前,以免引起误会。

    正确的方式是,民警可站在下跪者侧面,俯身搀扶对方或弯腰、半蹲进行劝说和法制教育,促其尽快起身。如果执法对象或其亲友继续拖拽、缠抱民警,民警应迅速摆脱纠缠,可采取拉肘别臂等相对安全的控制动作,避免拳击、抓头发、扭脖子等危险动作,也可在其他民警协助下,合力将其分离。必要时可依法使用催泪喷射器等警械。经劝导无效拒不停止的,依法强制带离。

    抓捕时,遇执法对象亲友或围观人员阻碍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民警在处置过程中,要有效利用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固定证据,向围观群众表明警察身份,告知群众民警正在执法,争取群众配合支持。一般情况下先劝说和法制教育,如果劝导无效的,告知其行为已涉嫌阻碍执行职务,责令立即停止,仍拒不停止的,依法强制带离。过程中,应注意向围观群众做好解释,防止误解。

    当事人锁闭车门拒不开启怎么办?

    部署查缉嫌疑车辆时,要明确一名民警为现场指挥,负责分工和下达指令,确保应对处置有序进行。不得站在车前强行拦截,紧急时可用拦车破胎器。

    检查车辆时,应保持安全距离,当事人锁闭车门拒不开启车门,民警可依次口头、徒手和使用警械制止。

    民警在准备采取破窗强制手段之前,应向指挥中心报备。破窗时,选择不易危及车内人员安全的一侧。带离违法犯罪嫌疑人后,及时清扫路面遗留物,迅速恢复交通。

    民警查处路面交通违法时,遇有违法者带有随行儿童的,民警要先对儿童进行安抚,既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又能对当事人产生心理感化,彰显人文关怀。

    ……

    据了解,此次推出的执法规范是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细化,并对各地公安机关成功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成。在制定执法规范之外,公安部还将通过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和监督机制,让规范执法成为民警日常执法的自觉行为。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认为,执法规范不是为了规范而规范,目的是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减少纠纷。应避免矫枉过正,不能让警察不敢正常执法,老百姓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维护执法权威就是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充分借鉴这次视频演示培训,不断拓展教育培训渠道,注重运用微信、微博和远程视频教学的新载体,采取典型案例剖析、标准示范演示、实战场景模拟等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执法教育培训机制。同时要求,各地要通过实际案例,教育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努力通过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据《京华时报》)


( 编辑:l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