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17日,《河南日报》农村版一版头题刊发了《湖滨区“授之以渔”助群众脱贫》一文,该文介绍了三门峡市湖滨区通过在全区贫困户中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从而在源头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现予转发。
春暖花开,杨柳吐翠。近日,在三门峡市湖滨区马家店村,记者见到了27岁的养殖脱贫户赵东东。“前几年我养了30多头生猪,每年收入不到2万元,自从2013年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免费养殖技术培训后,在防疫、饲料配备等方面增加了技术含量,目前自繁自育有230余头生猪,年收入8万多元,现在每年我都参加养殖技术培训。”提起养殖经,憨厚的赵东东不断地表达着。
近年来,湖滨区对贫困村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通过2至3年职业教育,使其掌握一门技术,不断提高其脱贫致富能力。该区通过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培训等措施,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2014年以来,在全区贫困户中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区共有1000余人参加了培训,同时把项目实施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科技扶贫到户增收项目和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2014年,该区共投入扶贫资金597万元,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680人。
目前,湖滨区共有12个省级贫困村,2944户9824名贫困人口。据该区扶贫办干部介绍,为了让这些贫困人口尽快实现脱贫,今年该区以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石,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开展“进村入户脱贫攻坚”工作,发动全区59个区直单位和11家垂直部门,通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方式,实现12个省级贫困村都有帮扶责任单位、有驻村工作队,2015年预脱贫的1049户均有帮扶责任人,将原来“大水漫灌”式扶贫转变成“精准滴灌”式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全区各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以精神扶贫为主,物质扶贫为辅,转变群众观念,变输血为造血,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近1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湖滨区区委书记王清华说。
( 编辑:刘景华 张玉 ) |
湖滨区“授之以渔”助群众脱贫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4-20 打印

- 上一条:2015“河南最美村官”开启寻找之旅
- 下一条:谷雨时节话农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