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天气逐渐变冷。走进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五原村,记者看到的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中金集团中原冶炼厂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锦江集团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中;五原村工贸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分配好工作,各自前往企业、拆迁现场;三门峡淄阳再生资源销售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机器和工作人员都在紧张运作,其生产的介质粉正等待装车,销往全国各地……
中原冶炼厂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和锦江集团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都在五原村,蒙华铁路也经过五原村,共征地近3000亩。3个项目的落地,让五原村几十年来以农业为主,靠种植苹果、红梨发家的农民一下失去了土地。
项目建设不能耽误,拆迁工作刻不容缓,接到征地任务以后,王锐民立即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制定相关方案。
“要快速拆迁,保证项目尽快落地,还要尽量满足群众要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立即行动,迅速配合好、协调好,我和其他班子成员一起争分夺秒、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解政策、调解矛盾。”王锐民说,从项目选址、落地,到征地、附属物拆除,再到厂区建设,时间之短、效率之高村中历史上少有。
除了及时把赔付款送到村民手中,王锐民还尽可能为村民争取利益,让村民失地不失业。为此,他多次深入企业内部,与企业协商,尽量让年轻能干的农民到项目工地打工挣钱。在村民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各个项目进展顺利。
“对我们来说,开展效能革命,就是不断提升服务,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和企业入驻。当然,还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向群众承诺的事情马上就办、立说立行,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推不拖,尽快解决。”
“要想真正让农民生活有着落,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企业。”王锐民说。为此,他带着班子成员多次外出学习,还到区里、市里有关部门,为村里跑资金、引项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成立了集体企业——五原村工贸服务中心,设有人力资源部、工程部、劳务科等,安置失地村民近400人;9月26日,三门峡淄阳再生资源销售有限公司投产运营,每天可生产介质粉成品500余吨,安排失地村民150余人。
目前,五原村正在积极服务中原冶炼厂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锦江集团大宗商品物流产业园项目和蒙华铁路的建设,“五原和你们是一家”的服务理念正在践行;在村委会的协调下,失地村民的利益和生存问题得以保障,“家家有事做,人人有活干”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 编辑:yll ) |
让企业和群众都满意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08 打印
